打击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监管和执法力度显然还有不小的空间可以挖掘。
全文字,阅读约需3分钟
文/闵箫(媒体人)编辑陈静校对李立军
▲图片来自纪录片截图。
只要花元,就能在孕婴摄影店查出胎儿性别;孕妇做完B超就告知性别,之后会收到婴儿袜,蓝色代表男孩,粉色代表女孩……红星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虽然明知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在我国不允许,但在各大点评平台、孕婴APP以及各大搜索引擎,一些隐蔽的查性别专门店,仍在“偷做”性别鉴定生意。
禁止非法胎儿性别鉴定,国家早有明文规定。《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在年就开始施行。此后,相关法律和政策不断修订和完善,也都一再重申这一原则。
但是,从最初个别医疗机构违规操作,到后来部分“私人”医院隐蔽进行,再发展到一些连医疗资质都不具备的孕婴摄影店违规经营,可以说,尽管法律越来越完善,但仍不能低估违规胎儿性别鉴定发生的概率。
这次媒体的调查,再次提供了现实佐证。它们一般都比较隐蔽,表面看就是孕婴摄影,并藏身于普通住宅小区;且对外显示歇业,需要私底下通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