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性在日常生活中
当她咳嗽、打喷嚏、大笑或者提重物时
就会出现不由自主的漏尿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大
盆腔脏器脱垂等症状逐渐明显
成了不少女性难以启齿的心病
这些都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带来尴尬
我们应该尽早做盆底检查及盆底锻炼
防止出现这些问题
下面,点击视频了解一下▼
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有哪些典型的表现?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总称,其表现主要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排便障碍、性生活不和谐等。在日常生活中当女性出现打喷嚏、咳嗽时,尿就出来了;阴道松弛,性生活质量变差;腰骶部疼痛、下坠感或是阴道口有肉一样的东西掉出来,这些症状就属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是什么?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包括:妊娠、分娩导致盆腔筋膜、韧带和肌肉过度牵拉而削弱其支撑力量,产后未能正常恢复而发生盆腔器官脱垂;绝经导致支持结构萎缩,支撑力下降而发生盆腔器官脱垂;慢性咳嗽、持续负重或便秘造成盆腔压力增加,而发生盆腔器官脱垂;盆腔手术导致盆底支持结构损伤而发生盆腔器官脱垂等。
防治
医生建议产后女性(包括顺产和剖宫产);更年期女性;盆腔手术前、后及长期腹压大的人群都应该做盆底检查,及早防治盆底疾病。
目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的方法包括非手术治疗(盆底肌锻炼、子宫托、药物治疗等)和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即盆底仿生物电刺激治疗,用于预防和治疗轻中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治疗原理是通过治疗头电流刺激受损的盆底肌肉、神经使其慢慢恢复功能。
要做好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首先要重视妊娠期和分娩期对盆底损伤的预防,比如适当控制胎儿重量,尽量减少医源性的盆底组织损伤,重视和定期进行盆底检查,产后康复治疗,还要注意生活方式的干预。比如改变不良的排尿习惯(不要忍尿);不宜饮用茶、咖啡、有汽的饮料;不宜长期蹲、站、坐矮凳;要多吃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等。
健康小常识,健康知多D
症状轻微的盆底疾病患者或是想预防盆底疾病的女性,可以自己坚持凯格尔训练即提肛运动,这种训练可以通过锻炼提高盆底肌肉的张力,达到治疗效果。
编辑:宣传健教科
审校:谭章云
责审:邵冰心
来源:相约新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删除
白癜风心理辅导308治疗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