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沁源“小众笔会,晋外作家与会人员:
庞培,男,江苏,诗人,散文家;杨沐,女,海南,散文家,小说家;麦阁,女,江苏,诗人,散文家,《太湖》杂志;施立松,女,浙江,散文家;赵野,男,云南,诗人;吴佳骏,男,重庆,散文家,《红岩》杂志编辑部主任;茱萸,男,江苏,诗人,诗评家;张杰,男,北京,广师大北京中心主任;王族,作家,《新疆文学》主编;人邻,男,甘肃,诗人,散文家;马叙,男,浙江,诗人,散文家,画家;梦亦非,男,广州,诗人,作家,贵州“群山之心”诗人酒店之主;王单单,男,北京,诗人,《诗刊》编辑;鄂晚多,女,吉林,小说家
“绿色沁源“小众笔会,晋内与会人员:
张丽英,女,散文作家,小众编辑;葛水平,女,小说家,散文家,编剧;张二棍,男,诗人;石头,男,诗人,“天街小雨“人文茶馆之主;温建生,男,诗人;雷霆,男,诗人;金汝平,男,诗人,评论家,教授;韩玉光,男,诗人,“红门书院“之主;病夫,男,诗人;薛振海,诗人,散文作家;张鹏远,男,诗人;王国伟,男,诗人,编剧;唐依,诗人,“格腊茶舍“之主;郭俊明,男,诗人;王照华,男,散文家,《漳河文学》主编;郑鹏,山西省孝义市鹏飞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玄武,男,作家,诗人,小众创办人
新
疆
味
道
王族
烤鱼
我没到新疆之前,认为多戈壁沙漠的新疆无鱼,到新疆才知此地鱼之多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新疆虽无大江,但却有大河和大湖,且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和最长的内陆河均在新疆,于是乎各河各湖便给新疆人奉献了数百种鱼,且多有鲜为人知的传奇。如额尔齐斯河的狗鱼,是专以吃别的鱼才能活下去的鱼,可谓是鱼中恶霸。但狗鱼的肉之嫩味之鲜,历来是新疆人的最爱。
塔里木河中的大头鱼因数量较少,近年价格一路飙升,有人在餐厅点菜时听说有大头鱼,立即放弃鱼翅鲍鱼之类,点了一条大头鱼。
乌伦古湖中的五道黑,其身上以五道黑鳞彰显奇特,而且肉质嫩滑,食之颇爽口。
在众多鱼中,也有个别已属珍稀濒危状态,如伊犁河中的裸腹鲟、哈巴河中的北极茴鱼、额敏河中的赤梢鱼等,一年能捕获者不足百条。
而在夏天高温可达五十余度的吐鲁番,有一种鱼叫鱼岁鱼,生存于溶氧较高的流水中,因其体小灵活很难被抓到。
在帕米尔有一种没有眼睛的鱼,一生在暗黑谷底的溪水中生存,仅凭知觉判断方向。据说它们在很多年前有眼睛,因长久处于暗黑之地便退化成无眼之鱼,但却与大自然更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新疆的鱼多为“海归派”,因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是经中国流入他国的内陆河,所以每年秋季便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鱼溯流而上,到新疆境内产卵。如果仔细梳理新疆鱼的来处,还可沿巴尔喀什湖一直追寻到欧洲。
新疆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地,仅从南来北往之鱼大军便可窥一斑。远道而来的鱼不仅将产下的卵留在了新疆,而且它们大多都回不去,我在额敏县见兵团农工去秋季小河中捕鱼,人刚在河边弄出动静,河中便有成群的鱼搅起耀眼的水花。据说有人将小河改道或截流,一夜间干枯的河床上全是白花花的鱼。我在新疆吃了这么多年鱼,自然经历了不少趣事。
有一年在麦盖提县看到一个八九岁的维吾尔族小男孩吃鱼,他将一条鱼从嘴右边吞入,然后紧抿嘴巴不停地蠕动,一会儿后便从嘴左边冒出一条完整的鱼刺骨,鱼肉已被他巧妙吃掉。
离那吃鱼少年不远处有一年迈老妇,养了三十余只猫,我见到她时她坐在猫群中,犹如一位中世纪的女巫。据说她从不吃饭,连猫也不喂一次,不知她和猫靠什么活着。我几经打听,终于知道她和猫唯一的吃食是鱼。麦盖提是刀郎之乡,人们捕鱼后在河边即生火烤鱼,其升腾的大火和渐透香味的烤鱼,是为沙漠中的一道风景。烤鱼者多知那老妇情况,听得猫叫便甩过去一两条烤鱼,猫叼回与老妇共吃,如果叼回的鱼盈余,可存放起来度日。
近年来,关于喀纳斯湖的湖怪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闹话题。据说多年前有一人在喀纳斯湖边钓鱼,一上午无一所获便怏怏然准备返回,突然发现湖边有一大物移入了湖中,原来他蹲了一上午的“石头”,却是一条大鱼的脊梁。
喀纳斯的湖怪频频出现,因此产生多种传说,较为科学的说法是湖中无数小鱼抱团游动,加之光线作用,让站在高处看见那一幕的人便认为是硕大的湖怪在湖中游动。其四、一捕鱼者在伊犁河中翻船落水,眼看无以活命,便喊出一声:鱼啊鱼,前半辈子我吃你,后半辈子你吃我。好了,这条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