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异物多发生于青少年,男多于女。大部分病例是精神心理因素作祟,包括无知好奇、止痒、诱发性欲、试图抑制遗精、自行导尿、企图引起流产或恶作剧等。
异物进入泌尿道的途径:
泌尿道异物分为非医源性异物和医源性异物。
非医源性异物多见于下尿路(膀胱、尿道),由尿道进入,可以是自己主动放入或他人强迫置入。
异物种类繁多,临床常见到的包括:塑料及橡胶异物(电线、胶管等)、金属异物(发卡、铁钉、缝针及螺丝帽等)、植物类异物(竹签、麦秆、豆粒及花生米等)、医用物品(体温计、导尿管头等)、其它类型异物(画笔、圆珠笔帽、牙签、蜡等);
医源性异物多见于上尿路(肾、输尿管),多由输尿管进入,多为手术遗留、输尿管支架管放入不当或老化折断等原因造成。
另外,异物可以经邻近器官比如肠管、子宫等进入,如膀胱节育器异物等。也可经外伤伤口进入,如枪伤等弹片进入肾脏留存等。
泌尿道异物的诊断和处理:
泌尿道异物的症状与体征多与异物的性质、形状、大小、位置、放置时间的长短、是否继发感染及其它并发症如结石、梗阻等有关。多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排尿困难、排尿中断、尿潴留等,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膀胱、尿道穿孔,造成尿瘘,处理较棘手。少数膀胱异物因较小而存留数月至数年,以其为核心尿盐沉积而形成结石。
只要患者描述病史清楚,诊断容易。但部分患者往往难于启齿,从而隐瞒病史,延误诊治。彩超、X线、CT及膀胱镜等检查是诊断泌尿道异物的重要依据。
得益于腔内技术的发展,大部分泌尿道异物可以通过膀胱镜、输尿管镜、腹腔镜等微创手术器械取出。部分前尿道异物,可徒手结合血管钳等器械取出,较大异物,内镜下难以取出时,可开放手术处理。
泌尿道异物的预防:
统计资料表明,膀胱及尿道异物罹患人群,存在总体文化水平低下、单身、青春期性知识缺乏、部分存在心理或性格改变等特点。
综上所述,提出几点预防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做好性知识的普及与宣教,培养青少年正常的心理及性格;正确引导并加强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责任心,如规范妇科放置节育器操作技术等,杜绝医源性泌尿道异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