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尿瘘症状
尿瘘表现
尿瘘护理
尿瘘修补
尿瘘治疗
尿瘘用药

掌上题库限时3折优惠amp阴道炎症

例题

女,42岁,外阴瘙痒伴灼热感三天,妇科检查见外阴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表面有白色凝乳状物覆盖,该患者首先考虑为:(单选)

A、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B、滴虫阴道炎

C、前庭大腺炎

D、细菌性阴道病

:A

外阴及阴道炎症

一、非特异性外阴炎

1.定义:

是由物理、化学局部因素而非病原体所致的外阴皮肤或黏膜的炎症。

2.病因:

不注意皮肤清洁;

糖尿病患者糖尿刺激、粪瘘患者粪便刺激及尿瘘患者尿液长期浸渍;

穿紧身化纤内裤、经期使用卫生巾致局部通透性差、潮湿。

3.临床表现:

外阴皮肤黏膜瘙痒、疼痛、灼烧感,于活动、性交、排尿及排便时加重。

检查见外阴充血、肿胀、糜烂,常有抓痕,严重者形成溃疡或湿疹。

4.治疗:

原则是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局部应用抗生素;重视消除病因。

二、前庭大腺炎

1.定义:

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引起炎症,称前庭大腺炎。

2.病原体:

主要是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链球菌、肠球菌。

3.临床表现:

炎症多为一侧,初起局部肿胀、疼痛、灼热感,行走不便,检查见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明显,患侧前庭大腺开口处有时可见白色小点。

当脓肿形成时,局部可触及波动感。

4.治疗:

急性炎症发作时,需卧床休息,局部保持清洁。

可取前庭大腺开口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确定病原体。

脓肿形成后需行切开引流及造口术,并放置引流条。

三、前庭大腺囊肿

1.定义:

前庭大腺开口部阻塞,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形成。

2.病因:

前庭大腺脓肿消退后,腺管阻塞;

先天性腺管狭窄或腺腔内黏液浓稠,分泌物排出不畅;

前庭大腺管损伤。

3.临床表现:

囊肿小且无感染,可无自觉症状;

若囊肿大,患者可有外阴坠胀感或性交不适。

检查可见囊肿多呈椭圆形,大小不等,位于外阴部后下方,可向大阴唇外侧突起。

4.治疗:

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CO2激光或微波行囊肿造口术。

四、滴虫阴道炎

1.定义:

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阴道炎症,也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2.病原体:

阴道毛滴虫适宜在pH5.2~6.6、温度25~40℃的潮湿环境中生长,故多在月经前、后得以繁殖。

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还常侵入尿道或尿道旁腺,甚至膀胱、肾盂及尿道或前列腺中。

3.传播方式:

性传播,间接传播(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座便等传播)

4.临床表现:

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

分泌物典型特点是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

检查见阴道黏膜充血,严重者有散在出血点,甚至宫颈有出血斑点,形成「草莓颈」,后穹隆有多量白带,呈灰黄色、黄白色稀薄液体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状。

5.治疗:

全身用药:甲硝唑或替硝唑

性伴侣的治疗:治愈前应避免无保护性交

随访及治疗失败的处理:治疗失败且排除再次感染者,增加甲硝唑的疗程及剂量。

妊娠合并滴虫阴道炎的治疗:应用甲硝唑治疗,可减轻症状,减少传播,防止新生儿呼吸道和生殖道感染。

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为避免重复感染,内裤及洗涤用的毛巾应煮沸5~10分钟以消灭病原体;同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性传播疾病。

五、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

1.定义:

曾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

2.病原体:

80~90%是白假丝酵母菌,为机会致病菌,常见发病诱因有:应用光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

3.传染途径:

主要为内源性传染,少部分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极少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

4.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及尿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

分泌物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腐渣样。妇科检查可见外阴红斑、水肿,常伴有抓痕,阴道黏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

5.治疗:

消除诱因:若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

单纯性VVC的治疗:主要以局部短疗程抗真菌药物为主,也可全身应用。

复杂性VVC的治疗:延长治疗时间;治疗前应作真菌培养确诊。

性伴侣治疗:无需对性伴侣进行常规治疗;对有症状的男性应进行假丝酵母菌检查及治疗。

随访

六、细菌性阴道病

1.定义:

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指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

2.病因:

可能与频繁性交、多个性伴侣或阴道灌洗使得阴道碱化,从而使得阴道菌群厌氧菌增多。

3.临床表现:

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

检查见阴道黏膜无充血的炎症表现,分泌物为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常黏附于阴道壁。

4.诊断:

匀质、稀薄、白色阴道分泌物;线索细胞阳性;阴道分泌物pH>4.5;胺臭味试验阳性。

5.治疗

口服药物:首选甲硝唑,也可用替硝唑;

局部药物治疗:甲硝唑栓剂或克林霉素软膏;

性伴侣治疗:性伴侣不需要常规治疗;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甲硝唑或克林霉素;

随访

七、萎缩性阴道炎

1.定义:

常见于自然绝经或人工绝经后妇女,也可见于产后闭经或药物假绝经治疗的妇女。

2.病因:

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阴道内pH增高,嗜酸性乳杆菌不再为优势菌,局部抵抗力降低。

3.临床表现:

外阴灼热不是、瘙痒及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稀薄,淡黄色。检查见阴道呈萎缩性改变,阴道黏膜充血,有散在小出血点或点状出血斑。

4.治疗:

原则为补充雌激素以增加阴道抵抗力;抗生素抑制细菌生长。

解析

患者外阴红肿,且分泌物为白色凝乳状,首先考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前庭大腺炎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行走不便,检查可见局部皮肤红肿、发热、压痛,脓肿形成时可触及波动感。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执考复习利器「掌上题库」App,随时随地刷题涨分,限时优惠仅售30元。

执考助手

「每天看







































白颠疯病
倾听白癜风患者心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zz.com/nlhl/195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