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尿瘘症状
尿瘘表现
尿瘘护理
尿瘘修补
尿瘘治疗
尿瘘用药

关于打疫苗那点事儿

在基层预防接种单位从业十余年,我发现老百姓对疫苗的认识存在两个极端:一部分人把儿童预防接种不太当回事儿,任你怎么通知,就是不来;一部分人又太当回事儿,一点儿都不能耽搁,分秒必争。

这两类人的做法都有欠妥当。我既是一个从业多年的基层接种医生,也是一个孩子的妈妈,同时拥有这两种身份,更能让我体会到双方的顾虑。今天,我客观的向大家介绍一下接种疫苗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疫苗

医学上对疫苗的定义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脱毒、灭活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简单点儿说,就是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品。

生物制品,隶属于药品范畴,也就是说,疫苗,也是一种药品。

我们生病了要吃药,用来治疗疾病;我们没生病的时候打疫苗,用来预防疾病。有些药,吃完了可能会有副作用;有些疫苗,接种后可能会不良反应。

如此来认识疫苗,既不黑化它,觉得它有多么大的不良反应,也不用神化它,指望它能达到什么登峰造极的效果。

从目前的医疗技术来看,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通过药品来治愈的,同理,疫苗也不能百分之百保证能免于遭受疾病。

此处肯定有唏嘘声:既然不能百分之百预防,那疫苗还有什么用?

下面我们来说说疫苗在防病治病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二、疫苗的作用

曾经,有一种传染病叫“天花”,这个词几乎绝迹于现代社会,因为这种疾病已经被消灭很多年了。它是怎么消失的呢?不是临床上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治好的,而是因为接种了“牛痘疫苗”,使机体建立了免疫屏障,彻底消灭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播途径,从而杜绝了疾病的流行。

还有一种病,叫“小儿麻痹症”,也就是脊髓灰质炎,影响了一代人。如今,我国已经被世卫组织证实处于无脊灰状态。在消灭脊灰的历史进程中,脊灰减毒活疫苗—“糖丸”的作用功不可没。可是在今天,很多宝宝的家长都知道吃糖丸可能会得脊髓灰质炎,却很少有人知道脊灰疫苗曾经发挥着改变历史的作用。

我们要正确的、客观的评价疫苗的作用。

古时候,长城在抵御外敌入侵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为了修建长城很多老百姓为此献出了生命,后来还有了“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我们不能因为修建长城所耗费的巨大人力财力,就全盘否定长城的历史功绩。

接种疫苗,就好比给人体筑起了一道长城,成为机体防御系统的一道屏障。然而,这道屏障并非坚不可摧,也会有薄弱的环节。有时会因为修建时候的疏忽,或者因为时间太长没有维护出现损毁,再或者在城墙没有建好的时候就有敌人潜伏,总之,总会有一些特殊情况出现导致疫苗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免疫。

经常会有家长说:既然保护率不是百分之百,那还打它干什么,万一我们就是倒霉的那一小部分,打了疫苗还出现问题,岂不是白挨了一针?以水痘疫苗为例,接种过水痘疫苗仍然会出水痘的宝宝确实不占少数,医学上称之为突破病例。但是,一般突破病例不会十分严重,大部分只是轻微的出疹子,甚至连发烧都不会。所以说,接种疫苗是有效果的。鉴于突破病例的增多,水痘疫苗的接种程序已经从原先的一剂次增加为两剂次,为的就是提高疫苗的保护效果。

医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很多疾病以目前的医疗手段依然无法治愈,比如一些癌症。既然治疗存在难度,那我们就应该换个思维,如果我们能远离疾病,不患病,还何须治疗呢?这时,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希望广大群众能正确认识疫苗的作用,既是对从事预防医学医务工作者的尊重,也是对家人的健康负责。

三、哪些情况不能打疫苗?

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带孩子去接种疫苗,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告知暂时不能接种,让过些日子再来。下面,我们来说说有哪些情况不能接种疫苗。

其实,理论上规定的疫苗禁忌症很少,WHO规定的疫苗接种禁忌症有:

1、免疫异常;

2、急性传染病;

3、既往接种疫苗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4、神经系统疾病患儿;

这些禁忌症,相信家长都能理解,如果宝宝有这么严重的情况肯定也不会去打疫苗。可是,WHO又说,以下这些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症:

1、轻微传染病,如体温小于38.5°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

2、过敏反应、哮喘或其他特应性表现;

3、惊厥家族史;

4、用抗生素、低剂量或局部使用的类固醇治疗;

5、皮肤病、湿疹或局部感染;

6、慢性心、肺、肝、肾传染病;

7、稳定的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

8、出生后黄疸史;

9、哺乳婴儿、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

10、营养不良;

11、母亲妊娠;

12、以前有百日咳、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风疹感染史;

13、传染病的潜伏期。

看完以上这些,是不是就不那么淡定了。几乎没有哪个医生会让一个正在发热的孩子接种疫苗,虽然上述WHO明确列出体温小于38.5°的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不是禁忌症。

这就好比网上流传的“买家秀”与“卖家秀”,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以上这些理论,包括一些网络大V经常宣传的多种疫苗同时接种的理论,我相信每一个接种医生都是掌握这些理论的,但是真正执行起来的时候,没有几个敢原封不动的执行,原因何在?

答案是,风险与责任。

理论是权威专家经过调查、总结才发布的,确实是权威的;但实际执行的却是最基层的医务人员,他们同时接受好几个行政部门的指导,不同地区的规定也不尽相同。最终,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其他风险,最直接的责任人都是基层医生。所以,对于基层医生来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既不希望孩子接种疫苗后有异常反应,也不希望自己承担风险。通过多年的经验,他们真正执行的禁忌症的范围要宽一些,一旦觉得有可能会增加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情况,都会苦口婆心劝家长延缓接种。

大家也不用担心,接种医生不会一直不让接种,因为他们还面临着“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的考核,在足够安全的情况下,接种医生比谁都迫切的希望家长带宝宝来接种疫苗。所以,请相信接种医生的建议,如果宝宝因为各种原因被告知缓种疫苗,请各位家长能给予理解并配合。

四、二类疫苗用不用打?

答案是肯定的:用。

很多人都会觉得,接种单位是为了收费才向老百姓推荐二类疫苗的,其实不然。接种疫苗的社区或者保健站,大多是国家公立部门,收费也揣不到接种医生的腰包里。如果家长不来接种自费疫苗,接种医生们还少了不少工作量呢。

虽然二类疫苗是“知情、自愿、自费”接种,但从专业的角度讲,还是建议大家都能接种。

疫苗虽然分成一类二类,可是疾病不分类啊。免费疫苗预防的疾病因为接种率高,人群整体的发病水平逐年下降,而自费疫苗预防的一些疾病,因为疫苗的接种率不如一类疫苗,正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所以二类疫苗接种非常有必要。

文章结尾,说两句关于医患关系的个人看法,社会多方面的因素造成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现状,实在是医患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老百姓希望获得公正、合理、平等的医疗权利,医务人员也希望能有一个安全、受尊重、收入合理的执业环境,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只希望医患双方能给彼此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信任与尊重,共同打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为更好的促进行业内专业人士之间的交流,更好的为粉丝们提供信息。疫苗圈试点开通全国各个省份的免疫预防接种交流群,群内大家可以发表自身的见解;可以进行专业问题、热点问题、争议性话题的讨论;可以共享地方性政策变化,疫苗到货、接种情况等。欢迎疾控、门诊、推广人员入群~

头批开通省份:山东省、广东省、河南省、北京、河北省、江苏省、四川省、浙江省、山西省、陕西省。

入群方式:识别下方







































北京中科白瘕风医院是正规
白癜风诊疗目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zz.com/nlhl/2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