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候选人事迹展示
沧州市中心血站徐爱华
首先我们谈下血站人的职业精神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我觉得血站的职业精神就是服务,也是为献血者和用血者服务。我是一名体检医师,对献血者进行献血前征询和体检是我的职责。看似简单的工作,其中可做的事情却很多很细。那么我如何才能做好这个服务的呢?
医生的职业操守,最起码的要求是对服务对象的尊重、负责。献血者即是特殊的人群又是服务对象,所以体格检查即要得体又要标准,自始至终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规范。高标准的医德医风要求医生做到对患者极端的热忱,对工作极端的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其具体方面就体现在医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即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上进心。
第一就是要有责任心。责任心不仅是对自己和工作的负责,更是对献血者和血站的负责,对无偿献血事业的负责。责任心是医生工作的基础,没有责任心的医生是不合格的医生,最终将会害人害已。计得去年夏天献县团体活动,每天每车采血人数均过百,一连四天。炎热的天气中坚持了三天,最后一天,看天是黄的、绿的,我中署了,所以叫一个护理的同事顶替我上班。因专业的不同,未能把握好体检标准,把月经期未满3天的女献血者放过去了。幸好她与同事交谈中被我听到而制止。自己的这个大意差点出现事故,所以必须坚持到工作结束。
第二就是爱心。如果说责任心是医生干好工作的基础,那么爱心就是医生干好工作的动力。博爱,这一儒家思想精华所在,在中华大地传承了几千年,因此医生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有一颗博爱之心。有人说医生的爱不仅让社会变得温暖,还会让病人战胜病魔。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爱心传递的使者自身就要拥有一颗爱心。
第三就是耐心。爱心是医生工作的动力,而耐心却是医生工作的具体方法,患者来求医时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不管是从精神上还是从心里上与常人相比肯定有些烦躁、焦虑、恐惧、孤单、失望等一些低落情绪,那些长期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还会对医务人员怀有抵触情绪。其实此时的患者内心也是矛盾的,这时候就要医生有足够的耐心与其沟通,并对患者的疑问进行科学的解释和正确的引导。用我们的爱心和耐心去感染患者,让他接受和配合我们的治疗,患者是带着希望来的,而医生就应该在医疗环境许可的情况下,耐心的给患者一个希望。其实献血者也是这样,怀揣着爱心,徘徊在献与不献的十字路口。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我们的爱心感染献血者,耐心地回答和解决献血者的各种问题和疑虑,让更多的人员参与到无偿献血者队伍中来,让献血事业平稳健康发展。
第四就是细心。医术也是一种技术,一个好的医务工作者必然身怀一手好的技术,而好的技术的形成必然会经历一个漫长的岁月,要求医生通过长期的细心的观察和认真的总结。人的生命是宝贵,因此一个好的医生必须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因为细心在每一个医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有细心的医生才会随时的掌握病情并作出正确的判断,由此可见细心是每个医生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对于血站来说,血液质量重于泰山,无偿献血者的健康重于泰山,实际工作中,细心观察,细心做事更显重要。在采血过程中,注意观察献血者血流、情绪、面包的变化就及时处理。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越少,献血者招募的工作就越顺利,对今后的工作就越有利。
第五就是上进心。只有医生积极过进取,努力的钻研和学习新的技术和理论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提高为患者的服务质量。中有上进的医生才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诊疗技术,也中有上进的医生才是患者信赖的白衣天使,因此上进心是医生进步的内在动力。
医生是人民健康的卫士,医德医术不可分开,缺一不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献血者服务,将责任心爱心面耐心细心上进心入脑入心,做好爱心传递的使者,在平凡而又光荣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履行白衣天使的职责,以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战斗在工作的第一线,为保障献血者和受血者的身体健康作出重要的贡献,从而推动我站献血事业更上一层楼。
医院刘丙芹
刘丙芹,女,中共党员,医院院长、主任医师。医院妇产科工作至今,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医院管理,从副院长到院长。她爱院如家,带领全院干部职工苦干实干,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历史性突破。医院先后被授予实绩突出单位、文明单位、百姓信得过单位。她个人连续多年被授予县级巾帼建功明星、模范共产党员、市级十佳医务工作者、十佳女领头人、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省级三八红旗手,被选为沧州市女医师协会副会长。
一、对医术求完美
“做一台手术,出一个精品;看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这是刘丙芹的座右铭,更是她工作的真实写照。她擅长各种妇科、产科手术及疑难杂症的治疗,医院开展宫腹腔镜手术及无痛人流术。在36年从医生涯中,她精益求精的医术追求,让绝望的患者生出希望;她待病人如亲人,更让患者终生难忘。由于病人多,连台手术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她一连做了5天连台手术,精力一向充沛的她,累得都快撑不住了。患者丈夫评价刘丙芹:她总是力求完美,一点瑕疵也不允许出现,就像对待一个个艺术珍品。“能考到分,考99分也不满意,她是个完美主义者。”了解她的人都这样说。正是这份坚持,医院临床取得多项技术创新与突破,在《实用妇科学》、《中华妇科》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粘停宁联合糜蛋白与右旋糖酐在开腹手术中的临床观察》,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技术成果奖,填补了医院空白,居国内领先水平。
坚持学习为本才能技术领先,她先医院妇产科、医院国际腔镜中心、医院管理高级培训班进修学习。她注意做好技术上的传帮带,在技术创新上,特别重视引进那些适合百姓需求的技术。近年来,医院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微创腔镜手术进一步拓展,骨科膝关节镜手术、骨科射频消融技术相继开展,超声介入、心脏CTA、核医院空白,口腔科种植牙、皮肤科过敏原筛查、病理科免疫组化、脑外科神经介入溶栓治疗等,医院的前列。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特别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医院中率先成立并运行了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救治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与新生儿救治中心的“五大中心”建设,为患者开通高效的生命绿色通道。通过“五大中心”建设,加强多学科联合协作,建立区域性网络救治体系,不断优化救治流程,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及时、规范、便捷、高效的诊疗服务,建成一条条真正的生命救治绿色通道。刘院长经常和医务人员尤其是年轻医生交心,倾听想法,提出建议,要求大家到患者床边去,整体了解患者情况,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反思自己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等决策是否存在偏差,再去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并吸取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够学到更多知识,所做的工作也才更加有价值。
二、待患者如亲人
刘院长认真对待每位患者,不厌其烦。她每天微笑的样子,让患者心里踏实许多,根据患者病情研究提供最佳治疗方案,让他们心里亮堂、放松。她经常对医生说的一句话是:“患者把生命和钱包两件最宝贵的东西交给我们,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我们责无旁贷应当尽最大的能力去保护,如果不考虑患者第一,一定会被抛弃。”患者更是习惯了刘院长查房动作:摸摸他们的头,拉拉他们的手,掖掖他们的被子,临走还要打个招呼。“人特好,一说话就带着微笑,一点也不像别人说的大医生大架子,就像自己的亲人,出乎我的意料。”患者评价说。
医院中最辛苦的科室之一,她从来没有叫过苦喊过累,患者说她是生命的守护神,职工说她是大家的贴心人。她的行医原则是,尽一切可能减轻患者负担,尽一切可能为患者提供方便。患者马女士是通过熟人住院,后来发现找熟人纯属多余,刘院长对待每个患者都温和热情。她的微笑,不仅是职业式微笑,更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对待患者,就像对待亲人。三十六年来,先后拒收过多少红包,她记不清了。“要是收患者一分钱,我心里就会更难受,也违背自己的信仰。多少年来,内心仿佛有个声音告诉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每治好一个病人,等于给一个家庭送去了希望和温暖。”刘丙芹说。
党的十九大后,围绕建设“健康沧县”目标,刘院长启动“送医下基层”活动,义诊专家团队坚持每周二、四两次下乡义诊,风雨雪无阻。进入年以来,医院更是以“送医下基层”为“双创双服”主要抓手,制定了年义诊百村计划和五年走遍全县所有乡镇村庄义诊规划,截至6月12日,共完成送医下基层55个村,其中大官厅乡41个村实现义诊全覆盖,累计义诊群众人次,免费心电图、彩超、血糖、尿常规检查人次,心肺复苏和气管异物应急演练进村进校园培训人,举办健康大讲堂55场次。十九大后共累计出动专家人次,完成下乡义诊19个乡镇个村,实现乡镇全覆盖,走访村级卫生室家,制作义诊美篇篇,访问量已达32.8万。送医下基层取得明显成效,为基层群众解除病痛送去健康,普及了医疗健康知识,加强了县乡村三级医疗交流合作,织牢织密了基层群众健康网,把健康送进千家万户,为建设健康沧县、平安沧县做出了应有贡献。
三、抓管理稳中求进
向管理要质量、要人才,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刘院长提出打造无痛、微创、安全、便捷的办院方针,把医院管理推向规范化、系统化、人性化,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优质服务年”、“全面质量管理年”等活动,医院整体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综合效益年年有突破,业务收入逐年递增。医院管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管理是一门学术专业,要把它弄通弄懂,应用于实际,要下功夫。她把自己定位为技术型管理者,医院管理,也非常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