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格式:
董玉林,董立维,夏文森.“旗形”胸脐皮瓣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在阴茎再造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7(11):16-18.
阴茎再造主要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阴茎损伤的修复、两性畸形及易性病患者的阴茎重建等。不同患者个体差异较大,缺损或功能障碍不同,患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何能够通过手术再造阴茎以达到满意的远期效果,是临床工作的难点。
胸脐皮瓣应用解剖学研究明确,腹壁下动脉及其脐旁穿支为皮瓣主要的营养血管。腹壁下动脉起于髂外动脉,经腹股沟韧带斜向上进入腹直肌后方,在腹直肌内靠近后鞘处上行,沿途发出分支供养腹直肌及表面皮肤,脐旁穿支为1支主要的分支,管径粗大。因腹壁下动脉血管位置恒定,管径较粗,易于分离及吻合,临床应用较多。林子豪等于年报道其应用于阴茎再造,手术效果良好。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联
医院整形外科夏文森、董玉林、董立维医生,在传统的胸脐皮瓣阴茎再造术的基础上进行术式改良,采用“旗形”皮瓣设计,达到外观及功能双重恢复的同时,改善了皮瓣供区的继发缺损,取得了满意效果。
资料方法
临床资料:年8月-年8月笔者科室行“旗形”胸脐皮瓣阴茎再造8例,平均年龄26.7岁(18~40岁),其中外伤导致阴茎缺损1例,先天性两性畸形2例,易性病5例。
方法:以腹壁下动脉为蒂设计脐旁皮瓣,皮瓣形态呈旗状,“旗杆”部为皮瓣血管蒂,“旗面”部用于阴茎成形及尿道成形。以“旗杆”为轴旋转°转移至会阴部,将皮瓣翻转卷成管状形成尿道及阴茎体,并与会阴部尿道口吻合。手术同期切取自体肋软骨,雕刻为支撑材料置入阴茎体。术后半年可行二期手术修整阴茎形态,包括皮瓣去脂修薄、瘢痕切除等。
(文中含8张图展示,此处略,详见年11期专栏)
结果
年8月-年8月供实施8例,术后皮瓣血运均良好,皮瓣供区均可于术中直接缝合关闭创面,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5~14个月,其中2例患者阴茎臃肿,于阴茎再造术后1年行皮瓣去脂修薄改善阴茎外形,满足性生活;2例术后3个月因尿瘘再次行手术修补;其余4例患者再造阴茎外观及功能均良好。所有患者均未见软骨外露,除脐部位置稍向皮瓣供区侧偏移,腹壁外形轮廓基本正常。
结论
“旗形”胸脐皮瓣阴茎再造设计简单,术后效果较为理想,避免了传统胸脐皮瓣阴茎再造需要植皮覆盖创面的问题,减轻了腹壁继发畸形的发生,是一种可供选择及推广的阴茎再造术式。
▲此文仅为摘要及首段内文展示,仅作为简单的介绍,全文刊登《中国美容医学》年11期
题目:“旗形”胸脐皮瓣结合自体肋软骨支架在阴茎再造术中的应用
作者:董玉林,董立维,夏文森
医院:医院整形外科
*欢迎个人转发,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