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家里添了四脚吞金兽,宝宝银铃般的笑声总能让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有时候笑着笑着,尴尬的事情就发生了——漏尿。那年龄轻轻怎么就会有这么尴尬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连某著名明星都曾在节目中吐露产后出现过尿失禁,并因此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实际上产后尿失禁是很多产后妈妈都会出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大笑、用力咳嗽、打喷嚏或者拿重物,甚至只不过是抱着宝宝站起来一下时就会出现小便自遗。或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总想上厕所的情况。毫无疑问,这会严重影响产后妈妈的正常生活及工作,更重要的是它会影响产后妈妈的身体健康及自信心。产后尿失禁如果及时尽早进行盆底康复治疗,是会很大程度改善的。下面我给大家看一个实例。
患者李女士:产后5个月,自产后开始,大笑,咳嗽,打喷嚏,抱宝宝,拿重物,运动时总是会漏尿,并且总是很想去上厕所,明明刚去小便不久,隔一会儿又想去,但是每次解出的小便量又不多,非常苦恼,因为自己漏尿和尿频的原因,李女士羞于启齿,都不爱和朋友出去逛街聚餐等,非常影响正常生活。经盆底肌肉检测显示,李女士盆底肌力为一级,盆底肌力非常薄弱,才导致她出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李女士经过个性化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生物反馈训练,同时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和运动康复锻炼。目前李女士盆底肌肉检测示盆底肌力为四级。漏尿和尿频症状已明显改善。
01
产后尿失禁主要有以下几种:
压力性尿失禁:大笑、咳嗽、运动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出现漏尿。
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不能自主控制排尿情况下出现漏尿。
混合型尿失禁:同时具有压力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
功能性尿失禁:由于活动或认知能力下降,不能及时上厕所而引起。
尿瘘或畸形:因分娩、产伤引起膀胱阴道瘘、尿道阴道瘘、输尿管异位等导致尿失禁。
02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产后尿失禁呢?其最主要是因为产后盆底肌松弛。
1.首先是怀孕:整个孕期过程中,随着胎儿越来越大,盆底肌所受压力越来越大,那么盆底肌自然越发松弛。
2.其次是分娩,在妊娠和分娩的期间,由于胎儿压迫盆底以及在分娩的时候产妇向下屏气,可能会对于盆底的筋膜、韧带、肌肉造成牵拉,造成一定的损害。到了分娩后盆底组织的张力可能就无法恢复,就可能出现产后尿失禁。
3.再次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大,一般女性到45岁之后,体内雌激素逐渐降低,使盆底肌支持功能下降;在绝经以后甚至出现盆底功能、肌肉、筋膜等发生萎缩,也会使盆底肌肉松弛。
4.诱因是腹压增加:如果患者有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长期便秘、需要长期屏气或者重体力劳动者需要持续的负重,都有可能会造成腹压的增加,使盆底肌持续受到较大压力,而进一步导致盆底肌的松弛。
03
怎样进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改善产后尿失禁呢?
1.推拿
根据妇女的生理和解剖特点进行辨证和对症治疗。辨证是以肺、肾、膀胱三个方面,分主次而选定穴位、经脉和部位进行手法操作和治疗。中医治疗妇科疾病的原则是调理“冲任二脉”。推拿治疗尿失禁,也遵循这个原则,选取腹部和背部督脉穴位以及“膀胱经脉”的相关穴位,进行手法操作治疗,从而达到独特的治疗效果。
2.理疗
首先进行盆底肌肉检测:产后42天恶露干净后即可进行盆底筛查,根据产后妈妈的病史和盆底肌肉检测结果得出诊断并针对性的选择压力性尿失禁,产后尿储留或脏器脱垂等治疗模式,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治疗的方式主要是进行电刺激治疗和生物反馈治疗。
3.运动康复
凯格尔运动:选择一个舒适的体位,躺着,坐着或站着,必须确保其它辅助肌肉是放松的。进行缩肛运动:两膝分开,再用力向内合拢,同时收缩肛门,然后双膝分开,并放松肛门。在训练的时候不要屏气,要保持正常呼吸,注意力集中在盆底肌上,辅助肌要放松。收缩并保持5秒,然后放松5秒。每次最少做10次,一开始可以只收缩2-3秒,避免肌肉的疲劳和损伤,之后可以逐渐过渡到5秒。
通过运用推拿+理疗+运动康复三位一体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盆底肌松弛状况,提升盆底肌力,不仅可以加强对盆腔脏器的承托能力,防止及改善脏器脱垂,还可以提升性生活满意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盆底肌的锻炼,强化肌力,促进对尿道闭合能力的增强,有效控制逼尿肌,改善尿失禁状况。减少产后妈妈尿失禁的尴尬,帮助产后妈妈更快找回自信。
-扫码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