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尿瘘症状
尿瘘表现
尿瘘护理
尿瘘修补
尿瘘治疗
尿瘘用药

春ldquo潮rdquo来袭担

三月天,孩儿面,乍暖还寒,阴晴不定,空气中弥漫着让人倦怠的湿气,尤其是南方,更是容易碰上“湿哒哒”的回南天。

在潮湿、稍显闷热的春季,自然界的病毒、细菌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进入了快速繁殖期,这就导致了在春季流感频发以及食物药品和家居用品出现霉变的情况。

许多人都认为中草药是干制品,没有保质期,所以不会变质,因此对中药材的保存不太注意。

实际上,大多中药的保质期确实较长,特别是像陈皮、橘红等类的中药是放置越久药用价值越高的。然而,中药的品种繁多、性质各异,有的怕热,有的怕光,有的易吸湿,如果养护不当还是会发生虫蛀、发霉、变色、泛油、腐烂等变质现象,一旦变质不仅功效大打折扣,甚至还可能危害健康。

而这种因储存不当变质的情况在潮湿的春季最为多发,在温暖的南方更是多见。

中药在贮存过程中,外界温度湿度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其变质速度。中草药存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15℃-20℃,过热的环境易使其物理、化学、生物特性加速变化,直接影响药效。

1

日晒

中草药一般含有10%左右的水分,如果放在有日光暴晒的地方,容易使药材中的水分蒸发,影响药效;有的中药如红花日光照射容易变色,影响药效。

2

潮湿

湿度对中药品质的影响很大。中药材在温度20℃-35℃、相对湿度70%-90%、含水量13%以上的环境中很容易变质。

3

发霉

中药材营养含量高,并有一定水分,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极易发霉。在潮湿的季节,注意取出药材后立即封存好,尽可能减少药材周围的空气流动。

4

虫蛀

中药材含糖、淀粉、脂肪等有机物质,极易遭虫害。引起虫蛀的主要原因是药材原有残存的虫卵,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去除。

01

含淀粉多的药材

含淀粉类多的药材需保持干燥,并防止污染,应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并注意防虫蛀。

这类药材保存通常要用双层无毒食用型塑料袋密封,然后放置在石灰缸或冰箱冷藏室贮藏。

例如:茯苓、山药、贝母、泽泻、葛根、大黄、北沙参、明党参等中药材均含丰富的淀粉,质地粉性。

02

含挥发油多的药材

含挥发油多的药材不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否则受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线等因素影响,容易引起变色、走气、走油,导致质脆易碎。

这类药材宜选用无毒食用型塑料袋包装,袋中放入少量木炭,置于避光干燥处贮藏;也可置于容器内密封贮藏,以防潮、防干燥走油,防虫蛀霉变。

例如:细辛、白芷、牛膝、木香、月季花、玫瑰花、佛手花等药材。

03

含糖分多的药材

含糖及黏液质较多的药材,炮制后不易干燥,若温度高、湿度大则易吸潮变软、发霉和虫蛀。

这类药材应先进行充分干燥,然后装入双层无毒食用型塑料袋内,放置在密封的瓶、罐、坛内贮藏,也可用塑料袋密封后放置在冰箱内冷藏。

例如:党参、天冬、知母、玉竹、地黄、黄精、枸杞子等中药。

04

果实、种子类药材

种子类药材多含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等成分,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其油分容易渗出,使药材表面出现油斑污迹,引起变质、腐坏和走油。

这类中药材不宜贮藏在高温场所,更不宜用火烘烤,应置于陶瓷罐、金属盒、玻璃瓶内贮藏。

例如:杏仁、巴豆、芡实、核桃仁、柏子仁、莲子肉、龙眼肉等中药材。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oua.com/nlxb/463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