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和潜血是肾病的两个常见症状,但除了少数人之外,大多数患者都是常年治疗,却无法获得满意的疗效,莫非肾病治疗只能凭运气吗?
尿蛋白、潜血转阴的“运气”成分
尿蛋白、潜血转阴的“运气”成分同样都是两个加号,用的也是同样的药,人家很快就转阴,并且基本不再复发,可自己不但很难转阴,而且好不容易转阴之后,也会很快复发。
难道尿蛋白和潜血的治疗还要看运气吗?
的确如此,这里所谓的“运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①病理类型不同
②治疗时机不同
③医生经验不同
肾病治疗的表面与内涵
肾病治疗的表面与内涵和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慢性病一样,肾病也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同样是尿蛋白2+,两个人的病情进展可能天差地别,也许一个是微小病变,另一个却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就算是同一种病理类型,也许一个刚刚处于炎症反应阶段,另一个上皮细胞足突都已经融合完毕了。
这些情况,医生只能通过各种检查项目去猜测,至于猜测是否准确,一是取决于检测技术水平和医技人员的操作经验;二是取决于患者能否如实向医生提供有效信息。
其中,前者决定了治疗是否及时,后者决定了方案是否恰当。
尿蛋白和潜血应该如何治疗?
尿蛋白和潜血应该如何治疗?单纯的肾性尿潜血通常是不予治疗的,或者只是进行一些消炎处理。
但尿蛋白却很少被忽略,当尿蛋白比较轻微时(尿蛋白定量<1g/24h)会使用金水宝等中成药治疗,更严重时则会使用激素。
还有一种情况,即糖尿病、高血压引起的尿蛋白,通常使用降压药来消除尿蛋白,而不是激素。
上述三种药物的具体机制是:
①中成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力来消除尿蛋白;
②激素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消除尿蛋白;
③降压药通过扩张血管来消除尿蛋白。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消除尿蛋白的方法并不拘泥于一种,需要视情况而定。
但无论哪种方式,都要在肾小球滤过屏障受到彻底损害之前及时控制住尿蛋白,否则必然陷入久治不愈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