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脓尿患者,一般抗感染治疗无效,普通培养无细菌生长,诊断首先考虑()。
A.间质性膀胱炎
B.膀胱肿瘤
C.肾盂肾炎
D.泌尿系结核
E.泌尿系结石
D
泌尿系结核:尿液检查呈酸性,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脓细胞,表现为显微镜下脓尿至肉眼脓尿。结核病一般的抗感染治疗没有效果,结核细菌培养的培养基与一般细菌不同,所以培养不出。
患者“脓尿"且“一般抗感染治疗无效“普通培养无细菌生长”,符合泌尿系结核的特点,诊断首先考虑泌尿系结核。
2.患者女性,42岁。土墙倒塌压伤右腰、腹与右下肢16小时后入院。经抗体克等治疗后,血压/90mmHg,脉率96次/分,心、肺(-),右腰及右下腹有瘀血斑,腹软,肾区无包块。尿检:无肉眼血尿,蛋白(十十十),有红细胞及管型,导尿后尿色更深,平均尿量8m/h。应考虑()。
A.严重肾挫裂伤
B.急性肾衰竭
C.血容量不足性休克
D.膀胱破裂
E.肾外伤合并肾血管断裂
B
严重创伤后若病人肾排泄功能在短期(数小时至数周)内迅速减退,引发急性肾功能损害,导致血中尿素氮、肌酐水平持续升高,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氮质血症等,即为急性肾衰竭(ARF)。患者“墙倒塌压伤右腰"右腰及右下腹有瘀血斑"表明伤及肾区,“平均尿量8ml/h",提示患者少尿,尿检“蛋白(+++),有红细胞及管型,导尿后尿色更深”与急性肾衰的症状相符。
3.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不断自尿道口滴出,指的是()
A.压力性尿失禁
B.真性尿失禁
C.遗尿
D.充盈性尿失禁
E.急迫性尿失禁
D
充盈性尿失禁最常见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在前列腺增生时,前列腺堵在膀胱出口处,使膀胱内的尿液排出不通畅,所以膀胱要用很大的力量,将尿液挤出来。一般情况,膀胱壁先是增厚,最后因为尿液越来越多,膀胱壁逐渐变薄,没有力量,尿液顺着尿道口不自主的溢出,就是充盈性尿失禁。
4.男,65岁。以往进食时偶发哽咽感,胸骨后刺痛,餐后症状消失,近来自觉吞咽困难,明显消瘦乏力,诊断首先考虑()。
A.食管息肉
B.食管癌
C.食管炎
D.胃、十二指肠溃疡
E.胃癌
B
食管癌早期:在吞咽粗硬食物时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觉,包括哽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中晚期: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难咽干硬食物,继而只能进半流质、流质饮食,最后滴水难进。病人逐渐消瘦、贫血、无力、明显脱水症状及营养不良。患者“以往进食时偶发哽咽感胸骨后刺痛,餐后症状消失“近来自觉吞咽困难,明显消瘦,乏力”符合食管癌的临床症状。
5.膀胱内充满尿液,其压力增高,迫使少量尿液自尿道口溢出,叫作()。
A.尿瘘
B.尿潴留
C.真性尿失禁
D.多尿
E.充盈性尿失禁
E
充盈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是指由于尿道梗阻和膀胱收缩无力等原因,导致慢性尿潴留,膀胱在极度充盈的情况下,膀胱内压力超过正常尿道括约肌的阻力,尿液从尿道溢出。
6.呼吸困难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
A.限制饮水量每天在ml以下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取平卧位,减少体力消耗
D.一律给予高浓度吸氧
E.给予牛奶、肉类、鸡蛋等高热量食物
B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纠正缺02和CO2潴留的先决条件,是呼吸困难治疗的基础。
7.小量咯血是指24小时咯血量小于()。
A.50ml
B.20ml
C.60ml
D.15ml
E.ml
E
根据咯血量可分:①小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在m1以内。②中等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为~ml。③大量咯血,24小时咯血量在m1以上,或一次咯血最大于ml。
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氧疗原则是()。
A.持续低流量吸氧
B.间歇高流量吸氧
C.间歇低流量吸氧
D.高压吸氧
E.持续高流量吸氧
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氧疗原则: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吸氧的方式和氧浓度。一般给予鼻导管、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8%~30%)持续吸氧,应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
9.肺气肿患者做呼吸操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口吸气,尽力将胸部挺起
B.两手放腹部
C.取平卧位
D.吸气与呼气时间之比为1:1
E.用口呼气并使口形做口哨样
E
肺气肿患者做呼吸操主要为缩唇呼气:在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口哨样,气体经缩窄的口唇缓慢呼出。其作用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以利于肺泡气排出。病人将缩唇呼气,融入腹式呼吸之中,便能有效增加呼吸运动的力量和效率,调动通气的潜能。
10.腹式呼吸训练正确的指导方法应为()。
A.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B.取俯卧屈膝位
C.深呼缓吸
D.呼气时尽力挺腹
E.吸气时尽力收腹
A
腹式呼吸是指通过腹肌的主动舒张与收缩加强腹肌训练,可使呼吸阻力减低,肺泡通气量增加,提高呼吸效率。训练方法如下:①以立位、平卧位、半卧位最适宜,立位时上半身略向前倾,可使腹肌放松,舒缩自如,辅助呼吸肌及全身肌肉尽量放松,情绪安定,平静呼吸。②用鼻吸气,经口呼气,呼吸缓慢而均匀,勿用力呼气,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
资料来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