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尿瘘症状
尿瘘表现
尿瘘护理
尿瘘修补
尿瘘治疗
尿瘘用药
您的位置:尿瘘 > 尿瘘治疗 > 移植术后护理 >

移植术后护理

肝移植

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自我监测:1.发热:肝移植术后,患者由于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同时也使得自身免疫力下降,从而更易获得细菌、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的感染,而发热往往成为其最先出现的症状。根据发热程度及有无伴随症状,医师可能会建议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扑热息痛对症处理,抑或行血常规、胸部平片等化验或检查。但并不建议服用布洛芬及其类似物,因为后者存在一定的肝肾毒性,以及胃溃疡等消化道副作用。若体温超过38.4度,建议立即与主管医师联系。2.急性排斥反应:出院后,肝移植术后患者的肝功能检测频率明显低于住院期间,因此,除了定期监测肝功能以外,自我进行监测亦非常重要。早期症状有发热、感冒样症状(寒战、头痛以及头晕等)以及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厌食以及腹痛等),而后期症状则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发白、乏力加重及腹胀等。若出现以上症状,应复查肝功能除外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能,必要时住院接受肝脏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3.女性患者自我监测:建议年龄大于18岁的女性肝移植术后患者每年接受一次妇科检查,内容应包括盆骨检查以发现子宫的异常,乳房检查以发现乳房组织的变化以及巴氏涂片以检测子宫颈的异常。年龄在18-39岁之间的女性患者应每3年接受一次专科的乳房检查,必要时应每月自我检测一次。而年龄大于40岁的女性患者应每年接受一次乳房X线检查,并每月自我检测一次。若乳腺癌或其他肿瘤家族病史阳性的患者则应在40岁之前接受常规的乳房X线检测。4.前列腺癌及结直肠癌监测:前列腺癌是男性最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其风险因素有:年龄,家族史,种族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被用来前列腺癌的筛查指标,另一种筛查手段为肛门直肠指诊。年龄大于50岁的男性肝移植术后患者应每年筛查一次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肛门直肠指诊,若家族史阳性患者则应更早接受筛查。对于年龄大于50岁的肝移植术后患者均应进行结直肠癌筛查,该类肿瘤为人类最常见肿瘤的第三位,男性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和肺癌,而女性中则仅次于乳腺癌和肺癌。结直肠肿瘤若早期诊治,其预后较好。但由于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自我筛查更为重要,若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告知主管医师,如:大便量的改变,大便颜色改变,大便性状改变(大便发硬或稀便)及便血等。

5.女性患者自我监测:建议年龄大于18岁的女性肝移植术后患者每年接受一次妇科检查,内容应包括盆骨检查以发现子宫的异常,乳房检查以发现乳房组织的变化以及巴氏涂片以检测子宫颈的异常。年龄在18-39岁之间的女性患者应每3年接受一次专科的乳房检查,必要时应每月自我检测一次。而年龄大于40岁的女性患者应每年接受一次乳房X线检查,并每月自我检测一次。若乳腺癌或其他肿瘤家族病史阳性的患者则应在40岁之前接受常规的乳房X线检测。

6.药物相互作用:肝移植术后患者服用的药物往往数量较多,且种类繁杂,如免疫抑制剂、抗病毒药物、利胆药物和保肝药物等,因此,有必要了解其他药物对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的影响,避免服用影响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的药物。以他克莫司为例,该药主要由肝细胞色素P系统代谢,且对其抑制作用较强,因此,抑制或增强细胞色素P系统的药物均可能影响其血药浓度。体外试验证实,下列药物可能是该药代谢的潜在抑制剂(而提高其血药浓度):可的松、麦角胺、红霉素、孕二烯酮、炔雌醇、雄激素、地尔硫卓、醋竹桃霉素、交沙霉素、氟康唑、酮康唑、米康唑、咪达唑仑、尼伐地平、奥美拉唑、他莫昔芬和异搏定。而部分药物可诱导细胞色素P系统更新从而降低该药的血药浓度,包括巴比妥类、苯妥因、利福平、卡马西平、安乃近和异烟肼等。此外,由于他克莫司与血浆蛋白广泛结合,因此,应注意其可能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如口服抗凝药、口服降糖药等);另外,由于他克莫司具有肾脏毒性和潜在神经毒性等副作用,因此与此类药物联用时,应注意密切监测其毒性作用,如肾毒性药物(氨基糖甙、两性霉素B、旋转酶抑制剂、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神经毒性作用药物(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此外,由于他克莫司与含有中等脂肪饮食一起服用后会显著降低其生物利用度和口服吸收率,因此,为达到最大口服吸收率,须空腹服用或至少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3小时服用。

肾移植

(1)一般护理:

1)将病人安置在空气层流无菌室,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感染.

2)监测生命体征:及早发现感染和排斥反应.

3)卧位:病人取平卧位,肾移植侧下肢屈曲15-25度,以减少切口疼痛和血管吻合口张力.

(2)尿液的观察和护理1)尿色及质的观察:监测有无血尿,蛋白尿和糖尿.术后3-5天常有一定程度的血尿,属正常现象,如尿色深并伴有血块或新鲜出血,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全身情况.2)多尿的观察的护理:部分病人移植术后24小时尿量可达---ml以上,此期间应密切注意尿量,根据尿量控制补液量,做到"量出为入",以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3)少尿的观察和护理:移植术后尿量少于30ml/h,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首先应排除血容量不足,如果在短时间内增加输液量,尿量略增,则为血容量不足.如尿量不增多,则应警惕发生肾后性梗阻.尿外渗,移植肾血管栓塞,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排斥反应等情况.

(3)各种导管的护理:经常检查各导管是否通畅,保持引流管的正确位置.保持负压吸引管处于负压吸引状态,以利于液体引出.

(4)饮食护理:术后肠蠕动恢复.排气后.可进流质饮食,并逐渐改为半流食,普食.其饮食应是高热量,低蛋白,各种维生素,低脂肪,低盐饮食.

(5)保持大便通畅:术后3天未排便者应给予少量缓泻药,以防因大便干结增加腹压,而造成移植肾血管破裂的严重后果.

(6)排异反应的观察及处理原则:密切观察病人是否有排异反应的迹象,并鉴定是超急,急性或慢性排异反应.排异反应表现:1)体温突然升高;2)移植肾区自觉胀痛3)尿量显著减少,体重增加;4)血压升高;5)B超发现移植肾明显肿大.对上述任何一项症状,都要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7)移植肾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1)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是因为病人接受大量的免疫抑制药治疗,使机体对各种病菌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极易引起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2)出血或血肿:是肾移植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出血部位常为皮下及肌层,血管吻合口,输尿管的断端,多发生在术后1-2天内.表现为伤口渗血,负压引流管持续大量引流出鲜红血液了,严重时出现移植肾区突然肿大及胀痛,继而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因此,手术后病人应平卧1周,并严密监测引流的颜色,性状,量及生命体征的变化.3)消化道出血:多发生在急性排斥反应,用大量激素"冲击"治疗后.为防止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移植术后必须应用保护胃黏膜及抗酸类药物.4)尿瘘:表现为肾移植术后,病人尿量减少,腹壁伤口有尿液外渗.一旦出现尿瘘,做负压吸引,保持伤口下敷料干燥;留置导尿,保持导尿管通畅.尿瘘一般能自行愈合,如不愈合,则手术处理.

赞赏

长按







































北京公立医院里哪所治疗白癜风好
辽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zz.com/nlzl/36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