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杰仔拉第一泡尿,他退伍的刚强老爸激动地哭了!”今天一早,桂城的杰仔妈将这句话发给医生,她的儿子患有尿道下裂,一直无法站立排尿,经手术治疗才恢复。
在南海,每年都会出生几十例这样的孩子,而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每个新生儿中就有1例患尿道下裂,严重者常致不育,患儿及家庭遭受重创,环境污染或是该病“元凶”。
严重尿道下裂影响家族延续潘永斌为患者诊治
尿道下裂是男性儿童常见的泌尿系畸形,其发病率约为3.2%(1/)。
简单地说,就是阴茎腹侧形成尿道时,尿道板不能完全闭合而形成尿道下裂,会导致尿道口位置异常、阴茎弯曲,大多数患者不能正常排尿和性生活,严重影响成年后的生育功能。
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地区,小儿尿道下裂并非出生时即排查的疾病,医院甚至在家接生者,没有及早发现该病,直到长大些发现儿子不能站立排尿、洗澡时发现“小鸡鸡”的“长相”异常,甚至男子成医院就诊才被查出。
目前,尿道下裂的治疗单纯依靠手术矫正畸形。易被接受的年龄是6-18月之间,早期治疗可减少患儿心理负担。大龄儿童、成人术后创面易感染,阴茎勃起造成吻合口裂开,使尿道下裂术后合并症明显升高。
“结合我国儿童发育情况,大多数小儿泌尿外科专家建议1.5岁左右手术较合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主治医师、南海医学会泌尿分会副主任潘永斌表示,因为儿童在1—5岁间阴茎仅长长0.8cm,对手术帮助不大,而对小孩的心理影响则较大,但再年长些,会加重小儿身心受损的程度,且增加了成年后不孕不育的风险。
加之该病具有家族聚集性,即首胎患病,二胎患病的概率比正常人高10倍,严重阻碍了整个家族的延续。
小男孩蹲着如厕需警惕阴茎下弯、尿道口开口异位、包皮分布异常,一般尿道下裂根据这三个特点一望即知。
因此潘永斌提醒广大父母,蹲着小便的男孩谨防尿道下裂,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应仔细检查阴茎是否短、有无弯曲,睾丸是否在正常位置,需要特别留意站立排尿时会否经常弄湿裤子,如有上述症状,医院进行详细检查诊治。
由于尿道下裂已致尿道口位置异常,阴茎弯曲,不能正常排尿和性生活者,均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为了将尿道异常开口恢复到正常部位,使患儿恢复正常排尿,保持男性生殖功能。
尿道下裂手术复杂,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术后早期可能出现血肿形成、感染、尿瘘等并发症,术后远期可能出现尿道外口狭窄、尿道狭窄、尿道下裂残疾、干燥闭塞性阴茎头炎等,有经验的专业医生会根据孩子龟头发育情况、阴茎下弯情况,以及包皮分类情况,在术中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严重尿道下裂、多次手术修复失败患者可考虑二期成形。
“人类对于尿道下裂的治疗研究和探索从未停止过,光手术治疗方法就有种之多。”潘永斌表示,方法多说明病人多,参与治疗的人多,也说明哪一种方法都不能完善地治疗所有的尿道下裂患者。
那么,该病该如何预防呢?遗憾的是,目前研究发现有多种因素可能导致该病,如内分泌紊乱、基因缺陷、环境因素等。
“环境污染、食物农药残留、塑化剂等污染,很大程度上参与了该病的形成。”潘永斌介绍,约10-15%的尿道下裂伴发前列腺囊(假阴道)畸形,约9%伴发斜疝,还会有少数患儿伴发阴茎阴囊转位、性别畸形,加之越来越高的发病率,足以引发一场关于传宗接代的生存危机。
潘永斌呼吁,我们必须共同行动起来,敬畏自然,恢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文/珠江时报记者孙茜通讯员/蒲应炎图/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Ling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