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钱包不该漏钱,好的轮胎不该漏气,好的房子不该漏雨......
然而在生活中,有不少人会在咳嗽、大笑、运动或提重物时发生尿湿裤子的情况,也有人会在跑往厕所的路上就感到裤子一热,还有人走路跑步都会有…...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漏尿,医学上称为“压力性尿失禁”。如果真的发生了漏尿,我们可不能一笑了之,必须重视起来!
很多人认为,这不是病
老了自然而然就会这样
那你就错了!
→一、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指喷嚏或咳嗽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症状表现为咳嗽、喷嚏、大笑等腹压增加时不自主溢尿。
压力性尿失禁一般通过病人的主诉就可以初步诊断,当然也有专业的检查来帮助判断,比如有尿动力检查、尿垫试验、棉签试验等。
尿失禁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在成年女性中可达25~45%!在中老年女性中更是达到30~60%!也就是说,您身边的中老年女性中有三分之一到一半患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每次门诊,都有不少女性患者以尿失禁为主诉前来就诊。尿失禁包括压力性、急迫性、充盈性、混合性等,其中以压力性尿失禁最常见,占40%~50%。根据症状轻重分为:
→二、主要的病因:
1、妊娠和分娩。妊娠时重力的作用以及孕妇盆腹力学的改变,逐渐增大的子宫的重量压在盆底肌上,使盆底组织松弛。
分娩过程中,胎儿先露部通过产道,使盆底韧带和肌肉产生过度伸张作用,特别是初产妇及手术助产如臀牵引术、产钳助产术、胎头吸引器助产术等,可直接损伤盆底软组织,产后体力劳动、持续性咳嗽、便秘等均为增加腹压的因素,可影响盆底组织恢复,导致尿道膨出,膀胱颈下降,尿道上段失去紧张度而变为漏斗形,尿道相对变短而宽,泌尿生殖隔及浅层肌肉损伤如会阴深Ⅱ度裂伤可影响尿道外括约肌的功能,由于这些损伤会发生产后尿失禁。
2、肥胖。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机率显著增高,减肥可降低尿失禁的发生率。3、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逐渐增高,高发年龄为45~55岁。年龄与尿失禁的相关性可能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有关。一些老年常见疾病,如慢性肺部疾患、糖尿病等,也可促进尿失禁进展。
值得一提的是,生育后的妇女是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发人群。
→三、治疗方法:
其实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可以治愈的疾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帮助患者更早摆脱尿失禁的烦恼,尽快恢复“控制力”。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绝大多数(约80%)的患者经治疗后能完全治愈,96%的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1.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Kegel操)
盆底肌锻炼法:盆底肌肉锻炼(PFME),又称为Kegal运动。
方法为:做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s,然后放松。连续做5~10min,每日进行2~3次;或每日做PFME~次,6~8周为1个疗程。是通过增强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张力,提高肌肉对压力作用的反应性收缩力,从而改善尿道括约肌功能。
2.生活方式调整
减肥、戒烟等生活习惯调整治疗。
3.物理疗法
阴道重锤训练、电刺激治疗、磁刺激治疗。
4.药物治疗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雌激素等药物能增加膀胱出口阻力,对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有效。但它们也各有其副作用,因而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且不宜长期使用。
5.手术治疗
目前经阴道尿道中段吊带术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损伤小、疗效好等优点。
—END—本期编辑:韦凤昭都匀市妇幼保健院
院办公室-
为妇幼健康服务
厚德
搏学
创新
奋进
医患和谐、德艺双馨、永续发展
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