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宗雷
记者李佳王苗苗
河南商报家有小宝
每天中午12点
为您推送权威育儿资讯
星标一下
精彩不错过哦!
1如果我们家有婆媳大战,肯定会是因为孩子的吃饭问题。
婆婆带娃逛小区回来都会给我说说,跟儿子一样大或者还要小一些的孩子,一顿饭已经能喝一碗粥,吃几个鸡蛋,啃半个苹果了。
说着说着都要羡慕起人家宝宝的大腮帮子、粗大腿,再回头看看我家儿子,心里估计要说几遍我这个不拿儿子当亲儿子养的“后妈”。
是的,小家伙才九个多月,身高体重都还不赖,我们母乳为主,两顿母乳间会加米粉、蛋黄、些许蔬菜水果等。
如果有个流鼻涕,小咳嗽,基本两三天自愈。
我一直的主张是,养孩子就得三分饥和寒。
婆婆觉得我是“虐待”。
2孩子都是亲妈身上掉下的肉。
隔代亲,更是爷爷奶奶心尖儿上的宝。
这不,有一种饿,绝对是爷爷奶奶觉得孩子饿。
5岁的小天就是一典型例子。
小天家人担心孩子营养不够影响长个,总是千方百计地给他补充营养,粥里加鸡丝、肉丁以及鱼片等,面条里会放牛肉、鸡蛋等,还常常给孩子加餐。
孩子发烧后,家长误认为孩子体质差,继续加强营养,不停地让小天吃水果、点心。
就这样,小天动不动就发烧,让一家人跟着揪心。
3医院中医科孙凤平博士介绍,孩子发烧是长期多食引起营养过剩,体内积食产生内热后,又饮食不节,加重了积食,如此则反复发烧、便秘。
孙凤平建议,孩子可适当服用一些消积清热药物,并配合食用米粥、面汤等清淡、易消化食物,少吃肉类和蛋类,最好暂时吃到七成饱,不宜过食、饱食。
临床上,跟小天一样,“吃住”的患儿可不少。
4小儿积食有哪些征兆呢?1.突然食欲不振、厌食,甚至餐后恶心呕吐。
2.胃部不适、肚子胀热、口臭,尤其打嗝时有酸腐气味。
3.所谓“胃不和则卧不安”,积食还会导致患儿睡眠不安,睡觉时不停翻身、磨牙。
4.手、脚心热,甚至引起发热。
5.大便干燥酸臭,放屁频繁且气味臭。
6.舌苔白厚或黄腻。
出现以上症状时,家长需警惕孩子是否积食。
5如何判断宝宝是积食引起发烧呢?
一般情况下,宝宝积食发烧会有下列典型症状,家长可进行对比参照↓↓↓
1.突起发热,没有其他明显症状,与感冒有明显区别,体温高,常在38~39℃之间。
2.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个别高烧时会有萎靡不振现象。
3.胃口不佳,看见食物无明显兴趣,大便干或两天无大便,腹胀鼓起,轻拍时有蹦蹦响声。
4.手、脚心发热,后背和腹部较热,舌苔较厚、白腻,口中有异味,呼出的气体较热,扁桃体可能会有发红。
6积食发烧和感冒发烧有什么区别?
宝宝若是积食发烧,发烧之前,孩子食欲好,长期过食油腻、高营养食物,发热前无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发热伴有大便干、厌食、舌苔厚腻等症状;若是感冒发烧,发烧前常因季节交替、温差较大而受凉,伴有头痛、怕冷、鼻堵、流清涕、咳嗽、喉咙发痒等症状。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对于积食患儿,主要的处理手段是防不是治,要让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
7孩子积食了可以这么办↓↓↓
黄甡教授说,在孩子症状轻微时,家长马上加以食疗、推拿等,一般不会再发展,很快就好了。
比如口气重、食欲不好、舌苔厚、偶尔咳嗽的话,一般煮点白萝卜米粥就可以了。吃点陈皮小米粥,葱白、白萝卜煮水,山楂煮水也可以。
当然可以吃点消食片,但消食片不能常吃,因为身体也有惰性,天天有人帮助消化,时间长了其就不想工作了。
如果发现有睡不安宁、腹胀、有时想吐的症状,大家可以用鸡内金给孩子烙点焦馍吃。
和面时放上鸡内金、芝麻,烙成焦馍,鸡内金别放太多,放多了苦,孩子不爱吃。
如果已经有发烧、呕吐的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育儿经: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一:一顿吃伤,十顿喝汤。
针对那些上吐下泻的孩子,家长这时不应该再给孩子喂食,不要让孩子吃那么多。久病体虚的人喝点小米粥,不用吃药,时间久了就能恢复身体正常机能。粥是最养人的,可以预防治疗很多疾病。比如,孩子经常盗汗出汗多,熬米汤的时候,装点桑叶放到纱布里,丢到米汤里一起煮;夜惊的话,可以喝点麦仁粥。
二:饮食伤胃、则为呕吐;饮食伤脾、则为泄泻。
胃气是往下走的,胃气上移就会呕吐;胃喜温,大冬天露着肚脐、胯部、吃冰淇淋,女孩儿多有不孕情况。
三:食生饮冷伤胃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是这个地方该吃的东西现在大量吃,问题就来了。南方人体质不同,吃点水果补充电解质等,很快都通过汗液排泄,但北方人不同,排不出来就伤脾。
四:舌苔厚,少吃肉。要吃肉,舌苔厚。
孩子舌苔厚,肚子里有积滞,消化功能弱,就不要吃油腻食物,可以靠清淡饮食来消化积食。只要看见舌苔厚,饮食就要清淡。身体弱的孩子吃东西不要太复杂。
五:热病稍愈,食肉乃复。
六: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
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和公号转载
统筹/宗雷编辑/王海玲
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