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尿瘘症状
尿瘘表现
尿瘘护理
尿瘘修补
尿瘘治疗
尿瘘用药

临沧探索与实践丨刘燕玲母婴安康医者愿

年的深秋,我从临沧卫校毕业分配到地区妇幼站工作。当时地区妇幼站位于城区圈掌街一个小四合院里,有职工八名,分后勤组、妇保组和儿保组,业务开展包括常见病的诊治、顺产接生、儿童体检及一些简单的计划生育手术。条件十分简陋,儿童体检就靠一杆秤、一条皮尺、一个听诊器来完成;妇女病普查主要靠触诊、窥器视诊确定。我们一行五人分入单位,为单位增添了新生力量。

70年代的地区妇幼站基本没有什么业务收入,经济十分困难,开展工作缺少基本设备,老职工年龄偏大,大多数工作就落在我们年轻人身上,人少、事多、任务重。但大家都能服从安排,团结协作,群策群力,就地取材,自己动手改善条件:自制钢珠烙棒治疗宫颈炎,改造手术用的特殊钳子,把汤勺、菜盆变成抢救病人输血时用的过滤器皿。总之,我们都在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用点点滴滴的小行动为妇幼保健事业添砖增瓦。为了提升业务水平,拓展业务,单位于年相继派人外出进修学习,当年就克服困难,成功开展了剖宫产术及难产助产术,结束了只会顺产接生的历史。之后每年都争取拓展几个科目,就这样不断开拓、不断完善,逐步开展起了妇科手术、儿科临床业务。同时,争取上级财政的支持,改造工作环境。80年代盖起了门诊楼,年又增建了一栋综合楼,但保健院占地面积仅有1.8亩,业务用房仅有三千多平米,固定资产只有一百多万,仍极大地限制着业务的发展。年省卫生厅的领导到我院视察,听完我们的汇报后说:“这是全省最袖珍的妇幼保健院,你们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为人民群众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取得了这么多显著的成绩,真了不起!”

经手术治愈的子宫脱垂病人

80年代初,国家下拨了专款用于查治妇女子宫脱垂和尿瘘。那些年,我和同事们的足迹踏遍了临沧全区的山山水水,查治了无数的病人。这些病人都没有文化,多胎生育、繁重的体力劳动、不良的营养导致子宫脱出体外,加上暴力旧法接生,导致妇女脏器损伤,发生尿瘘、粪瘘,长期大小便流出,导致局部感染、发臭,病人痛苦不堪,又无条件医治,在村上受人歧视,在家也得不到尊重。大多数病人只能远离社会、家人,躲在山上种地度日。当找到她们时,她们已让生活折磨得不像人样。临沧县勐托的一位罗姓女病人,生小孩时由婆婆接生,用手抓胎盘,将其膀胱和直肠抓破致尿、粪瘘,每时每刻大小便不断流出,奇臭无比,她被家人抛弃,独自在山上生活多年。我和林桂芝医生找到她时,她蓬头垢面,腰间只围了块布。我们将她接到单位,为她理发、洗澡,买来衣服让她换上,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都不敢认了,开心的笑着,叫林医生“医生妈”。由于病情复杂,我又亲医院做手术,安排好她在昆的一切,买好生活用品,为她找来御寒的衣服,出院后又将她送回到家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她一直说是共产党救了她,是医生给了她幸福。

年,我到双江大文乡查找病人,和同事刘丽达在山上迷路了,在荒无人烟的大山里,渴饮溪水,饿用包谷杆充饥,走了一天才走出深山找到病人,将其送到卫生院进行手术治疗。病人十分贫困,无衣物,我和同事都脱下自己穿着的衣物送给病人,术后又让她和我们医疗队搭伙精心调理直至出院。我们一共用了五六年的时间才完成了全市妇女“两病”的查治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爱带给了千百万个母亲。

为病人开展手术

年的雨季天,我和老站长林桂芝到镇康下乡,县卫生局接到军赛卫生院的求助电话,有一个妇女腹痛,在卫生院抢救,医生已开腹探查,但手术复杂做不了,一时收不了场,请求上级医生支持,县卫生局又请我们去支援。情况危急,我们二话不说,放下电话就跳上救护车,从凤尾坝绕孟定、孟简来到军赛,几个小时的颠簸,到了孟简大桥一看,下雨天发大河水,桥没了!几百米宽的河面上,河水汹涌翻滚,吞没着沿途庄稼,孟简吊桥只剩下几根铁链,被河水不断地拍打着。无路可绕,只能从链条上走过去,一旦掉下去就没命了。这时,老站长说:“人命关天,有天大的危险都必须过。小刘,我先过,没有事你再过。万一我掉下去了,你别难过,采把野花送送我。”一时间说得我流下眼泪来,虽然害怕,但为了抢救病人,我坚持要一起过。我们脚踩两根铁链,手扶着一根,一步一挪,步步惊心地过了河,及时为病人做完了手术。病人平安了,我们悬着的心才咣当落下来。这就是身为一名医生的责任和信念,这种精神一直激励着我的一生。临沧是一个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不良习俗较多,群众的生存环境较差,诸多的原因导致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不佳,孕产妇和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在全省居高不下,九十年代初这两个死亡率高得触目惊心,沧源县的孕产妇死亡率一度上了我国医学院校的教科书。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妇幼人遵循“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服务宗旨,以降低两个死亡率为工作目标对症开方,经过无数次的调研,摸清了农村妇女儿童的生存状况及主要死因,七十年代普及新法接生,八十年代倡导科学接生,九十年代提倡住院分娩,再后来的保障生殖健康安全分娩,始终都围绕着降低“两个死亡率”,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这一目标来进行。年,我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副站长,主抓业务工作,长年往返于县、乡、村开展业务培训和基层督查指导,并借助国家卫生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不断筑牢基层妇幼网底,提高对高危孕产妇的抢救能力。在党和组织的培养下,年我全面主持妇幼保健院的工作,年担任党支部书记、院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此时,时代的发展对妇幼保健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国传统的母婴保健工作与国际新理念接轨,但重点工作、重点人群还是在广大农村。年到年的十年间,市妇幼保健院重点扶持沧源县,派出驻县专家给予技术支持,指导做好妇女生命周期的保健,提高住院分娩率,建立危急孕产妇急救机制,成功地抢救了许多危急的孕产妇和儿童。有一次我到沧源班洪下乡,途中了解到一名快临产的贫困孕妇身患重病,我们即刻找到孕妇家,见她家一贫如洗,丈夫瘫痪在床,孕妇全身浮肿,经诊断为重度妊高症、营养不良。我立刻找乡政府领导及相关人员开会,当时乡政府就解决给了一百斤粮食,县卫生局张良斌局长送来了鸡蛋和红糖,我们医疗队的医生都将身上的钱留给了孕妇,卫生院落实了专人负责,医院也做好了接生准备,最后孕妇平安分娩。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沧源县的“两个死亡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到基层开展培训

风雨兼程数十年,坚定信念谋创业。几代妇幼人牢记使命,不负众望,全市妇幼保健工作得到了全面地发展,临沧地区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有些工作走在了全省妇幼卫生领域的前沿。临沧市妇幼保健院于年、年两次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表彰为“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年获得全国妇联授予的“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称号;并先后多次被授予“全省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政治思想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年我退休了,三十四年来一直从事妇幼保健工作,屡次置身险地,但我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虽然我付出的很多,但一想到这些年的辛苦换来的是千百个家庭的幸福,我觉得很值。看到今天的临沧市妇幼保健院在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中位居前列,并且通过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综合服务能力和医疗保健质量不断提升,我感到十分欣慰。以后的妇幼卫生工作任重道远,祝愿我们的妇幼卫生事业更加蓬勃,继续进取,继续为全市的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推荐阅读●李文雄:亲历“天下茶尊”金字招牌的诞生●中国沧源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四个先行”实现对缅开放“五通”●打破国外封锁禁运创造北纬18度以北植胶奇迹●红太阳照耀下的深山小店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标兵●久久为功30年 铸就云南第一产糖大县辉煌

●四十年始终如一 近千部佳片不断

●耿马“11.6”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10.17牵手号”扶贫茶牵社会各方力量助力精准脱贫●杨老三:难忘的“11·6”大地震●木光:让少数民族看懂看好电影●李启运:金箍棒撬动耿马坝大发展●李文雄:亲历临沧茶产业“10·17牵手号”扶贫茶

临沧市政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oua.com/nlzz/41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