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溃烂不愈,当心阴茎癌!
近日,中医院整形外科收治一位被确诊为“阴茎癌”的老年患者。该患者10+月前开始出现龟头位置小糜烂灶,表面披覆脓性分泌物,龟头表面散在颗粒状肉芽组织突起,糜烂位置偶有渗血,排便时偶有尿道口流血。患者因羞于启齿,未予重视,自行用消毒液清洗。后龟头糜烂面积逐渐增大,并向阴茎位置蔓延,脓性分泌物及创面渗血均较前显著增多,排便时尿道口出血也较前频繁,并且出血量较前增多,颜色鲜红。患者家属发现后,经反医院,取阴茎溃烂组织行病理检查诊断为“阴茎鳞状细胞癌”。医院考虑患者阴茎糜烂时间久,病程长,立即行会阴部磁共振检查,却很遗憾的发现“腹股沟淋巴结和髂血管区淋巴结转移”。患者及家属立即要求转到我院进一步治疗。患者转到我科时,发现阴茎糜烂严重,龟头和约60%的阴茎已缺损,糜烂面披覆脓性分泌物伴恶臭。我院PET-CT检查发现“双侧腹股沟和右侧髂血管区淋巴结转移”。我院整形外科张金明教授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后,制定了“阴茎癌扩大切除+阴茎残端延长+阴囊皮瓣转移+尿道外口成形+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右侧髂血管区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我们将阴茎残端延长,术后不影响患者排尿。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二天已下床行走及自行排尿。
那么,什么是阴茎癌呢?
阴茎癌起源于阴茎头、冠状沟和包皮内板黏膜及阴茎皮肤,随着肿瘤发展最终可达整个阴茎,包括海绵体及尿道,甚至浸润到周围组织、淋巴结,从而出现远处转移,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其预后较差。阴茎癌绝大多数为鳞状细胞癌,占95%,基底细胞癌和腺癌罕见。58%的患者可触及腹股沟淋巴结,其中17%-45%的患者确诊有淋巴结转移。阴茎癌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为52%,无淋巴结转移者生存率为66%,有淋巴结转移者为27%。
阴茎癌的病因有哪些?
阴茎癌最常见于50-70岁的中老年男性,包茎、吸烟、炎症刺激、性伴侣数量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均是促进阴茎癌变的因素。
lHPV:人乳头瘤病毒(HPV)可能是阴茎癌和宫颈癌的致癌因素,有关资料表明,阴茎癌的性伴侣中,宫颈癌的发病率高于正常组3~8倍。
l包茎和包皮过长:有资料显示44%-90%的阴茎癌患者合并有包茎或包皮过长,包皮环切术能有效防止此病。在犹太民族中,新生儿即行包皮环切术,阴茎癌极罕见,伊斯兰民族3~5岁行包皮环切术,其阴茎癌发病率明显低于未行包皮环切术的人群。在美国,阴茎癌发病率为1/10万,未行包皮环切术阴茎癌发生的风险为1/,细菌产物包皮垢长期刺激包皮和阴茎头是阴茎癌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因。
阴茎癌的症状有哪些?
l典型症状为阴茎头部丘疹、溃疡、疣或菜花样斑块、有脓性恶臭分泌物。
l早期有类丘疹、疣状红斑,或经久不愈的溃疡病变,早期病变如得不到适当处理,病情逐渐发展,疣状结节增大或溃疡扩大、加深。肿块或溃疡边缘可露出包皮外口。进而癌肿穿破包皮,出现菜花状肿块或癌性溃疡,伴恶臭味分泌物。
l晚期肿瘤继续发展可侵犯整个阴茎和尿道海绵体,甚至浸润阴囊、阴囊内容物及耻骨前区组织。阴茎远段可因血液供应不良而坏死、脱落,局部疼痛难忍。浸润尿道海绵体后出现排尿疼痛、不畅甚至尿潴留或尿瘘。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可能系癌肿侵犯。
阴茎癌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l阴茎癌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放化疗及其他治疗为辅助措施。
l手术治疗分为原发病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起源于阴茎体、包皮、龟头等部位的原发病灶切除大多以开放手术切除为主,其手术方式包括包皮环切术、阴茎局部、部分或全切术。
l目前,对于转移淋巴结清扫的标准存在较大争议,常见的有开放和利用腹腔镜两种方式进行清扫,清扫范围也没有一定的标准,主要有腹股沟区和(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病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