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尿瘘是肾移植术后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输尿管膀胱吻合,也见于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多发生在术后3周内。由于感染或梗阻,少数病例也可发生在半年之后。
临床表现:尿少或突然无尿、发热、皮肤水肿、局部疼痛和压痛,移植肾周引流管引流大量的引流液,有时尿液从伤口渗出或局部出现逐渐增大的包块。腹部皮肤切口已愈合者,发生膀胱周围漏尿时以局部压痛、下腹部疼痛、局部皮肤水肿为主要表现,有时可出现阴囊水肿或大阴唇水肿。
2.术后发生尿瘘怎么办?
(1)卧床休息。
(2)合理饮食,注意加强营养
(3)术后早期,尿瘘多来自输尿管膀胱吻合口,可重置尿管,加强引流,多可自愈。
(4)保持导尿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如果尿液引流不畅时,可快速注入少量的生理盐水,直到尿液引流通畅。每小时观察并记录尿液的色、量、性状,发现尿量明显减少时,应及时通知医师。
(5)保持伤口敷料干燥,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如伤口渗液为尿性则为漏尿的指征。
(6)观察阴囊、大阴唇是否出现水肿,如果出现应高度警惕尿漏的可能。
(7)加强支持疗法,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促进伤口愈合。
(8)如无好转趋势则需要手术探查。
(9)向患者解释尿漏可以治愈,缓解患者紧张心理。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