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湿疹的原因
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有遗传倾向,多见于对牛奶过敏的婴儿。人工喂养的宝宝患湿疹的比例比母乳喂养的宝宝多。
直接病因
引起宝宝湿疹病因是复杂的,其中过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过敏体质家族史(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有过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哮喘、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的宝宝就容易发生湿疹。
如果孩子的父母均是过敏体质,那么孩子有70%的可能是过敏体质;如果父母中的一方属过敏体质,孩子仍有50%成为过敏体质的可能性。
诱发因素
发生了的宝宝,许多物质又会诱发或加重湿疹症状,如食物中蛋白质,尤其是鱼、虾、蛋类及牛乳,接触化学物品(护肤品、洗浴用品、清洁剂等)、毛制品、化纤物品、植物(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革及羽毛、发生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环境温度高或穿着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宝宝的湿疹反复发生或加重。有一种特殊类型的小儿湿疹,好发生在孩子的肛门周围,常伴有蛲虫感染,称为蛲虫湿疹。
婴儿内因
婴儿容易发生湿疹还有本身的因素,是因为婴儿的皮肤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网丰富而且内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较多,对各种刺激因素较敏感,所以叫婴儿湿疹。
宝宝湿疹不治能好吗?
一般情况下,5个月后自己会好。不过可以给宝宝买一些婴儿湿疹膏帮宝宝擦一下,这样可以减少湿疹给宝宝带来的不适。
一般不严重的湿疹,可不做特别的治疗,只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不要用香皂、浴液等给宝宝洗脸、洗澡,只用清水清洗就行了。到了宝宝4个月以后,开始逐步给宝宝添加辅食,减少牛奶的摄入量,直到宝宝完全脱离以牛奶为主食、以饭食代替后,皮肤湿疹常常会不治自愈。
药物方面
爸爸妈妈可在医生指导下让宝宝口服抗过敏的药物如扑尔敏、维生素C等,同时给宝宝补充一些钙剂。如果宝宝的湿疹较严重,父母可用硼酸水湿敷。患湿疹的宝宝,长大后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如鱼、虾等,爸妈要留心观察。
一般情况下
如果宝宝患有湿疹先要观察有没有食物过敏,特别是牛奶、母乳或鸡蛋白等动物蛋白的过敏;其次,妈妈吃鱼、虾、蟹、鸡等,也可通过母乳传给婴儿,在吃这些动物性食品后,应观察婴儿的皮肤病是否加重,如果与上述情况有关,婴儿应改变喂养方法;
如母乳过敏,改用牛奶,牛奶过敏则改用母乳,或在喂奶期间妈妈不吃鱼、虾、蟹等食物。与此同时要及时治疗婴儿的消化不良,大便秘结和腹泻等。
宝宝湿疹该怎么治疗?
对面积不大、病情较轻的湿疹,可在患处涂擦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如皮炎平软膏、复方地塞米松霜等),但由于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而且不宜涂擦得太厚。对脂溢型湿疹患儿,只需在其患处经常涂擦一些植物油(如茶油等),即可使痂皮逐渐软化脱落。
对有皮肤糜烂的患儿,可先用洁菌灵洗液清洗掉渗出液,然后在患处涂擦氯锌油(每天涂2-3次);或者先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患处,然后再外涂氧化锌油剂(每天涂2-3次),待渗液减少后可改为只外涂硼锌糊,每天涂2-3次,直至痊愈。有继发感染时,还可外涂一些抗生素药物。
治疗婴儿湿疹的药膳方
菊花茶:菊花两钱,开水冲泡饮用,可清热散风解毒。
银花茶:银花五钱煎水,加糖适量饮用,可清热解毒、消肿痛、除疮毒。
宝宝湿疹该怎么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患有间擦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
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
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
避免受外界刺激
爸妈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患接触性皮炎的宝宝,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夏天,宝宝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外,家长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室温不宜过高
否则会使湿疹痒感加重。衣服要穿得宽松些,以全棉织品为好。
坚持母乳喂养
可以防止由牛奶喂养而引起异性蛋白敏所致的湿疹。
特别注意
婴儿湿疹发作期间不要种牛痘(天花已消失,现已不种牛痘),也不要和有单纯疱疹的人接触,以免发生疱痘。
宝宝湿疹如何预防?
婴儿湿疹预防很重要。平时小儿内衣应穿松软宽大的棉织品或细软布料,不要穿化纤织物。内、外衣均忌羊毛织物,以及绒线衣衫。最好穿棉花料的夹袄、棉袄、绒布衫等。
要密切注意患儿的消化状态,是否对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过敏。母乳喂养的,母亲应避免进食这类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患儿要避免碱性肥皂、化妆品或者香水等物的刺激。发病期间不要作卡介苗或其他预防接种。要避免与单纯疱疹(俗称“热疮”)的患者接触,以免发生疱疹性湿疹。
对于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的宝宝,应尽量选用母乳喂养,并尽可能延长喂哺时间,哺乳期母亲尽量避开的易过敏食物并坚持补钙;如选择人工喂养,一开始就尽量选择低过敏配方奶粉。
妈妈在孕期尽量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过量摄入动物性蛋白质食物,做到营养均衡,这样可以减少新生儿湿疹的发生。
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衣被尽量透气性好、柔软、纯棉质的布料;经常用清水洗澡,尽量不用含化学物质的沐浴、护肤用品;
适时的添加辅食,严重的遵循辅食添加原则,由一种、少量开始,循序渐进,防止消化不良;
保持大便通畅,睡眠充足,每天做抚触或婴儿操,锻炼宝宝的胃肠功能,增强机体抗敏能力。
痱子和湿疹的区别
很多家长都无法判断,自家宝宝的皮肤上究竟是痱子还是湿疹,小编教你几招:
原因不同
痱子是由于汗孔阻塞引起的,而引起湿疹的原因有很多,常不稳定。
引起湿疹常见有:进食一些如鱼、虾、蛋、牛、羊肉等;吸入某种花粉,如尘螨、羊毛等;病灶感染如扁桃体炎等;生活环境中的日光、炎热、干燥等;化学物质如化妆品、肥皂等;消化不良、胃功能失调、新产代谢失常等。
可以看出,痱子是暂时性疾病,湿疹是慢性病程。
发生时节不同
痱子发生在夏季,多见于儿童。
而湿疹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也不论男女老幼和年龄大小。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发生部位不同
痱子多出现在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多汗部位。
湿疹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发生在面颊部、前额、眉弓、耳后等部位。
症状不同
痱子其实是汗腺的轻度发炎,初起时皮肤发红,然后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脓性。生了痱子后剧痒、疼痛,有时还会有一阵阵热辣的灼痛等表现。
湿疹是一种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开始时皮肤发红,上面有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湿疹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为特征。
(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戳“阅读原文”,进入“妈咪宝贝GO”微社区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