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g!这么重!”当产科护士丽丽给刚刚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称好体重时,她不禁在手术室里“大呼小叫”起来。是啊,十一斤缺一两,这么重的新生儿,你见过吗?
尽管产检时知道胎儿比较大,但也没估计有这么大,连宝宝的父亲都惊呆了,好大的块头,自己怎么生出了这么大的宝宝?幸好手术过程还算顺利,胎盘娩出后马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ug子宫肌层注射预防产后出血。术后子宫收缩好,术中出血共计ml,新生儿评分好,为预防低血糖,护士叮嘱产妇及早给新生儿开奶。
大家都知道胎儿体重太轻不正常,低体重者可能是宫内生长发育受限或者营养不良等原因所导致。那宝宝的体重是越重越好吗?NO!足月新生儿出生时正常体重是0g——g,理想体重是g——g,体重达到或超过g即被称之为巨大儿。巨大儿表面上看起来和正常宝宝没什么两样,但实际上他们罹患着更大的健康和分娩风险。
巨大儿风险包含哪些方面呢?1.对母体的影响:头盆不称发生率上升,增加剖宫产率;经阴道分娩主要危险为肩难产。肩难产处理不当可发生严重的阴道损伤和会阴裂伤甚至子宫破裂;子宫过度扩张,易发生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易导致产后出血。胎先露长时间压迫产道,容易发生尿瘘或粪瘘。
2.对胎儿的影响:胎儿大,常需手术助产,可引起胎儿颅内出血、锁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产伤,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而引起这些可怕因素的原因有:孕妇肥胖;妊娠合并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过期妊娠;经产妇;父母身材高大;高龄产妇;有巨大胎儿分娩史;种族因素等。近年因营养过剩致巨大胎儿的孕妇逐渐增多趋势,所以孕晚期要注意避免营养过剩,引起巨大儿或微量元素过剩导致的中毒反应。营养素的缺乏可能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产生影响,但过量的营养素摄入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有害的影响。
如何做才能有效预防巨大儿呢?首先,妊娠期需监测孕妇体重变化。较理想的增长速度为妊娠早期共增长1~2kg;妊娠中期及晚期,每周增长0.3~0.5kg(肥胖者每周增长0.3kg),总增长10~12kg(肥胖孕妇增长7~9kg)。凡每周增重大于0.55kg者,应适当调整其能量摄入,使每周体重增量维持在0.5kg左右。
其次,孕期合理饮食,均衡营养。产妇每日需增加~kcal热量。我国营养学会提出在妊娠4~6月期间,孕妇进食蛋白质每日应增加15g,在妊娠7~9月期间,每日应增加25g。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如肉类、牛奶、鸡蛋、奶酪、鸡肉和鱼,能提供最佳搭配的氨基酸尤其是牛奶。
妊娠中期以后,每日进主食0.4~0.5kg,即可满足糖类的需要。微量元素中除了铁,几乎所有的微量元素均可以在平时的食物中得到补充。由于铁很难从膳食中得到补充,故主张妊娠4个月开始每天口服硫酸亚铁0.3g。妊娠期增加钙的摄入,以保证孕妇骨骼中钙不致因满足胎儿对钙的需要而被大量消耗。建议自妊娠16周起每日摄入钙0mg,于妊娠晚期增至mg。推荐孕妇于妊娠3个月后,每日从饮食中补锌20mg。提倡整个孕期服用含碘盐。
第三,合理的活动。适当的、合理的运动有利于控制体重,能促进孕妈咪消化、吸收功能,可以给肚子里的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到时候会有充足的体力顺利分娩,分娩后也能迅速恢复身材。适当的活动能刺激胎儿的大脑、感觉器官、平衡器官以及胎儿和呼吸系统的发育;可以促进母体及胎儿的新陈代谢,既增强了孕妇的体质,又使胎儿的免疫力有所增强;运动时由于孕妇肌肉和骨盆关节等受到了锻炼,也为日后顺利分娩创造了条件。
运动的方式有很多种,像散步、跳简单的韵律舞、做操、游泳等一些有节奏性的有氧运动都可以。散步是一种很好的安全运动方式,而且能够增加人的耐力,对分娩很有好处,妈妈在散步的同时也在刺激着宝宝的运动。散步时要注意速度,要选择在空气流通、人少、环境好的地方进行。在柔和的阳光下散步最好,因为紫外线具有杀菌功效,而且能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对宝宝的骨骼发育特别有利。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