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胃癌每年有40余万新发病例,因胃癌死亡人数超过20万。
从胃炎到胃癌只需4步
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胃癌每年有40余万新发病例,因胃癌死亡人数超过20万。
年10月,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的一篇研究文章指出:中国及东亚等地区是胃癌高发的地区。尤其高钠饮食和男性吸烟是两大危险因素,在饮食中减少高盐食物是解决高风险亚洲国家胃癌问题的方法之一。
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重要的危险因素。它是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列为I类致癌物。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及消化性溃疡病学组发布的《第五次幽门螺杆菌共识》显示,我国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40%~60%。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会产生组织学上的炎症,但是有70%的人没有症状,有10%的人可能有消化不良,10%-2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溃疡。
我们的胃,每天都要为我们人体消化大量食物,一旦有了胃病,如果不加控制,大多数胃癌的发展遵循如下规律:
非萎缩性胃炎
↓
萎缩性胃炎
↓
肠上皮化生
↓
异型增生
↓
胃癌
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原来种的是庄稼(正常胃细胞),由于过度开发(年龄增加、不良饮食习惯等)造成水土流失(腺体萎缩),水土流失后庄稼就不生了(正常胃黏膜逐步丧失),再后来便被疯狂生长的野草侵略(异型增生),当野草把养分都汲取了,整片土地的结局就是沙漠化了(癌症死亡)。
由慢性萎缩性胃炎发展到胃癌,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且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可能发展为胃癌(约为1%)。
只有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且伴有中重度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大大增加。
早在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把萎缩性胃炎确定为胃癌的癌前期病变。
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如上腹痛、腹胀、餐后饱胀及早饱感,还可有食欲减退、嗳气、泛酸、恶心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消瘦、乏力、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幽门螺旋杆菌→胃癌
仅5步
女性尤其重要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浅表性胃炎→肠化生→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具有传染性
人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唯一传染源,主要藏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粪便里。
口腔传播:幽门螺旋杆菌传染途径可以是接吻,因接吻是交换唾液最直接的方式。
胃-口传播:是指幽门螺旋杆菌经感染者的呕吐物传给健康者。
粪-口传播:粪便中存活的幽门螺旋杆菌污染了水源或食物。
幽门螺旋杆菌有哪些检查方式?
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查方式:碳13检查,碳14检查,胃镜、血液、尿液和大便的检测。其中碳13检查最方便,安全性和准确度较高。
碳13检查怎么做?
幽门螺旋杆菌富含尿素酶,当幽门螺旋杆菌遇到口服的微量尿素试剂,会快速释放尿素酶,将尿素试剂快速分解为氨气和标记有碳13的二氧化碳,收集呼出的标记有碳13的二氧化碳,对其进行分析,就可以得知患者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①无放射性、无创伤、无交叉感染、安全准确,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②受检者只需吹两次气,依从性好。
③检查过程安全简便快捷,操作简单。
④适合任何人群(包括妇女以及儿童)
哪些人需要做碳13检查?
1.近期有胃部不适症状,包括反酸、嗳气,甚至轻微胃部疼痛的人群
2.既往有长期慢性胃部病变的人群
3.长期在外就餐者
4.家庭成员中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
碳13检查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保持空腹。检测当天,需要禁食、禁饮2小时以上后方可检查。因此,要提前预约碳13呼气试验时间,并在检查当天早上避免进食,保持空腹状态。
2、谨慎用药。一些药物会造成检查结果呈假阴性。
3、遵循医嘱。为了顺利完成13呼气试验,人们需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完成每一个步骤,避免因赶时间而自行缩短等候时间,避免以咖啡、牛奶等饮品代替白开水。
如果化验提示碳13的呼气试验是(+),那么证明本身的体内胃部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就需要我们进行积极的规范化的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这样才能预防消化道消化道系统疾病的发生。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①饭前便后勤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给幽门螺旋杆菌机会。
②食物经过高温:幽门螺旋杆菌不耐热,水烧开才能喝,肉做熟了才能吃。
③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
④少食刺激胃食物:少量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⑤牙刷定期换:牙具等清洁用品不要放在卫生间内,一定要放在通风的地方,牙刷三个月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