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尿瘘症状
尿瘘表现
尿瘘护理
尿瘘修补
尿瘘治疗
尿瘘用药

中医肿瘤学泌尿生殖系统癌症之宫颈癌

宫颈癌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由于各地广泛开展宫颈癌普查普治,并持续进行多年,同时卫生条件的改善及宣传晚期节育,宫颈癌患病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北京市~年共查已婚妇女人,发现宫颈癌例,患病率43.3/10万妇女。其中早期病例占61.9%。上海市纺织系统年普查宫颈癌患病率为.9/10万妇女,年为41.2/10万妇女,早期病例检出率亦逐渐增高。

宫颈癌普查高发年龄组为60~90岁,医院就诊患者则以40~59岁为最多,这可能与老年妇女不愿就医有关。由于治疗学上的进步,早期宫颈癌的根治率最高,中、晚期病例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亦能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

1.症状和体征

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也无任何体征,或仅有类似宫颈炎的表现。有时检查时宫颈光滑,尤其是老年妇女宫颈已萎缩。某些宫颈管癌,由于病灶在颈管内,阴道、宫颈外观仍表现正常,易被忽略以致漏诊或误诊。宫颈癌往往发展到中晚期才出现症状,只有在普查中,早期病例才能及时发现。

(1)早期症状①月经经期延期,周期缩短,经量增多;②连续少量阴道水样分泌物;③月经周期中有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年轻妇女多主诉性交后、活动后、排便后、妇科检查后阴道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也可自行停止,根据病灶的大小、病理类型、接触时损伤的血管大小不同而不同,早期多为少量出血,到晚期,病灶较大则表现为多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老年患者常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量可多可少;④突发性阴道出血往往是首发症状,在早期病例中较少见,出现阴道突然出血,多疑为本病;⑤白带增多也是宫颈癌最常见的表现,宫颈癌患者中82.3%有不同程度、不同情况的白带增多,白带呈白色、淡黄、血性或脓血性,可呈米汤样,有腥臭味,或混有血液;⑥下腹部酸痛,常出现在月经来潮之前。

(2)晚期症状①压迫症状:疼痛最常见,癌侵入宫旁组织最初为胀感而后为钝痛,若累及腹膜为剧痛,侵及盆壁后可压迫或侵犯神经干,可引起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宫颈癌向盆壁蔓延,压迫或侵犯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出现腰部钝痛,压迫血管或淋巴管可造成患者下肢或外阴水肿,向前扩展可压迫或侵犯膀胱,可有尿频、尿血,严重者可产生排尿困难、尿闭、尿瘘,甚至发生尿毒症,肿瘤向后蔓延压迫直肠,可出现里急后重、黏液便等症状;②全身症状:晚期可出现发热或恶病质。另外,体重下降、食欲下降也很常见,是由于继发感染,肾功能不全,疼痛或厌食引起。虽然宫颈癌常并发感染,但很少发热,若出现发热,可考虑为宫腔积脓或尿路感染,需及时处理。患者在终末期可出现消瘦、恶病质、贫血、发热、肾衰、全身衰竭;③转移症状:宫颈癌的转移,一般是病变越晚转移的几率越高,较早期即出现转移者较少见,根据转移的部位不同出现相应的症状,盆腔以外的淋巴结转入腹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为常见,表现该淋巴结部位出现结节和肿块,肺转移可出现胸痛、咳嗽、咳血等症,骨转移可见相应部位的疼痛,淋巴结质地较硬而不平,进而多个淋巴结融合、粘连、固定,腹腔淋巴结也应注意。

(3)体征:宫颈癌常见5种类型。

外生型:最常见病灶来自外宫颈,向外生长,状如菜花,故又称菜花型。其特点是组织脆,息肉或乳头状样,触之易出血,并产生血性、浆液性渗出液。

内生型:癌灶不向外生长而向周围组织侵犯,浸润宫颈管组织,使之扩张并侵犯子宫下段,因此,颈管及子宫下段较大,质硬,犹如桶状,而宫颈可能正常大小,表面光滑,或仅见轻度糜烂,但宫颈质如石头,有时可使宫颈的解剖位置改变,易被误诊为肌瘤、子宫内膜异位,或其他良性妇科疾病。

溃疡型:无论是外生型或内生型宫颈癌,均可形成溃疡或空洞,故又称空洞型。当癌灶继续浸润癌灶根部的血管,外生部分脱落,最后根部中心脱落,而留下空洞。空洞表现有坏死组织,阴道排液增多,呈米泔水,或脓血性,奇臭。

颈管型:癌灶发生在宫颈外口内,隐蔽在颈管,往往较大。其与内生型的区别是后者由特殊的浸润性生长扩散到颈管,前者则由颈管侵入颈管及子宫下段的供血层,转移到盆壁的淋巴结,颈管内的病灶可以长得较大,由于病灶从宫颈深部血管层获得营养,因此,有些细胞属于缺氧状态,但仍可存活。

表面型:癌灶浸润宫颈外口部分以及邻近阴道黏膜,范围较宽,也可侵入皮下组织,但一般不会很深。此类病灶对放射治疗敏感,但易发生远处转移。

古代医学家认为“崩中”(类似宫颈癌)与冲任损伤有关。如《诸病源候论》说:“崩中之病,是伤损冲任之脉……冲任之脉,不能统制经血,故忽然崩下……伤损之人,五脏皆虚者,故五色随崩俱下。”金·李东垣指出:“妇人崩中者,由脏腑伤冲任二脉,气血俱虚故也。二脉为经脉之海,血气之行,外循经络,内荣脏腑,若劳动过极,脏腑俱伤,冲任之气虚不能制约其经血,故忽然而下,谓之崩中暴下。”肝、肾两脏与冲任密切关联,故崩漏与肝、肾受损有关;脾虚湿盛,湿郁化热,久遏成毒,湿毒下注,遂成带下。此病以七情所伤,肝、脾、肾诸脏虚损为内因,外受湿热,或积冷结气,血寒伤络,瘀阻胞络所致。故此病以正虚、冲任失调为本,湿热瘀毒凝聚而成。古籍中还有“夫妇不睦,愤怒忧郁,遂病漏下,黄白如膏”;“下血未止而合阴阳,因漏不止,状如腐肉”的记载,说明七情所伤和性生活不洁亦与宫颈癌有关。

子宫颈癌的病因至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人种与遗传。据统计,黑种人、东南亚黄种人子宫颈癌发病率高于白种人。白种人中尤以犹太人发病率最低,为其他人种发病率的1/5。子宫颈癌家族史者占7.2%。

2.男方的包皮垢中存在致癌物质。

3.性生活紊乱、不洁性生活、早婚、过早性生活等。

4.早年生育和多次生育。

5.感染因素。阴道滴虫病患者的阴道涂片上可以找到和癌细胞相同的细胞,但滴虫病治愈后,这种似癌的细胞可自行消失。梅毒患者的子宫颈癌发病率比无梅毒者高3倍,这也许是性生活紊乱及社会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因素,但有的学者认为梅毒不致癌。

病毒感染:引起女性下生殖道感染的病毒种类很多,至今认为有三种病毒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1)单纯疱疹Ⅱ型病毒感染(HSV-2)HSV-2为宫颈癌致病因素的直接证据有:以15%泌尿科门诊男子以及男子性病患者的生殖泌尿道都可分离出HSV-2型病毒,从妇女的尿沉淀中也已分离出HSV-2型病毒;从宫颈活检中已证实l/4患活动性病毒感染的患者,将来会发生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宫颈癌患者HSV-2型病毒抗体对照组明显升高,通过荧光免疫法在脱落的宫颈癌细胞中找到了HSV-2抗原;生长活跃宫颈癌常伴有HSV-2抗原;从宫颈癌组织中已分离出HSV-2型病毒DNA和信使RNA;在脱落的宫颈癌退行细胞中找到了另一种特异性疱疹病毒抗原,称为Ag-e;HSV-2在体外可以转变大田鼠的正常细胞,转变后的细胞可使其他大田鼠发生肿瘤,现已制成HSV-2诱发癌的动物模型。

(2)人乳头状瘤病毒(HPV)HPV感染常见的局部表现为乳头状湿疣。已证实HPV类型与宫颈病变的组织学程度有关。

(3)人巨细胞病毒(HCMY)人巨细胞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它可以转变细胞并有致癌的潜力。

另外,慢性宫颈炎和宫颈糜烂,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6.内分泌中雌激素的因素尚无定论。

7.口服避孕药的因素。有的学者认为服用避孕激素类药物的妇女中子宫颈原位癌的发生率较高,但有的学者通过研究,已明确否定了口服避孕药物与子宫颈癌有关。

8.其他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程度、营养条件、卫生条件和习惯、有无维生素缺乏等等。上述种种条件较差者,子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

宫颈癌肉眼所见有糜烂型、结节型、菜花型、溃疡型。病理细胞主要为鳞状细胞(95%)。可局部浸润扩展及淋巴道转移,血行转移少见。

1.详细了解病史,对阴道不规则出血,尤其是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浆液性、黏液性及米泔样白带增多且混有血液,白带恶臭等症状均应高度重视。

2.阴道细胞学检查,巴氏IV-V级已能诊断宫颈癌存在。对II、III级者应重复检查和定期复查。对高度怀疑者可用碘试剂染色宫颈或阴道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钳取组织检查。

宫颈癌的中医治疗,是全身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全身治疗以辨证施治内服汤药为主,局部治疗则以中药外用为主。

1.肝郁气滞型

主证:胸胁胀满,情绪郁闷或心烦易怒,少腹胀感,全身窜痛,口苦咽干,白带稍多,阴道流血夹有瘀块,舌质稍暗,或正常,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此型宫颈局部轻度糜烂或呈小菜花样损害。

辨证:瘀毒互结,肝郁气滞。

治则:疏肝理气,解毒散结。

中成药: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参灵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复方莪术消瘤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龙鹤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汤药:以伟达5号方加减:柴胡10g,白芍药12g,枳壳10g,生甘草6g,川芎6g,香附6g,当归10g,炙罂粟壳10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台乌药10g,青皮6g,郁金10g,茯苓15g,白术10g,黄芩30g,半枝莲30g,败酱草20g,白花蛇舌草30g。

按语:此型病情较早,以局部病变为主。柴胡、青皮、郁金、川楝子、香附疏肝理气;茯苓、白术健脾利湿;当归、白芍药柔肝养血;配以清热解毒的黄芩、半枝莲、败酱草、白花蛇舌草以控制癌症。局部用外用药。

2.肝肾阴虚型

主证:头晕耳鸣,目眩口干,腰膝酸痛,手足心热,夜寐不安,便秘尿赤,有时阴道出血,舌质红,或正常,苔少或剥苔,脉弦细。宫颈局部常为结节型、菜花样或溃疡。

辨证:瘀毒互结,肝肾阴虚。

治则:化瘀解毒,滋补肝肾。

中成药: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参灵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复方莪术消瘤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龙鹤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汤药:以伟达14号方加减:附子10g,甘草5g,高丽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白芍15g,吴茱萸6g,小茴香10g,生地黄20g,知母10g,黄柏10g,女贞子10g,枸杞子10g,山茱萸15g,重楼10g,半枝莲30g,旱莲草30g,焦三仙30g,大、小蓟各30g,山药10g,大枣6枚,生姜3片。

按语:在伟达14号方温中益气健脾的基础之上加生地黄、女贞子、枸杞子、山茱萸、旱莲草、山药滋补肝肾,知母、黄柏、草河车、半枝莲、大小蓟清热解毒;焦三仙开胃助消化。

3.湿热瘀毒型

主证:白带多,色如米泔,或黄,或粉污,气臭,少腹胀痛,脘闷纳差,尿黄便干,舌质暗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数,或弦滑。宫颈局部菜花样坏死溃疡,继发感染。

辨证:瘀毒互结,下焦湿热。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化瘀。

中成药: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复方莪术消瘤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龙鹤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汤药:以伟达7号方加减:茵陈30g,白英30g,白花蛇舌草30g,茯苓15g,猪苓10g,白术10g,泽泻10g,丹参10g,郁金10g,虎杖15g,土茯苓30g,败酱草30g,瞿麦20g,蒲公英30g,生薏苡仁20g,半枝莲30g,萹蓄15g,苍术l0g,厚朴10g,车前草30g。

按语:本方以茵陈双白汤加味为主,加土茯苓、败酱草、蒲公英、半枝莲、清热解毒;生薏苡仁、苍术、厚朴健脾燥湿;瞿麦、萹蓄、车前草清热利湿。

4.脾肾阳虚型

主证:神疲乏力,腰酸膝冷,纳少,小腹坠胀,白带清稀而多,或阴道流血量多,大便先干后溏,舌质胖,舌苔白润,脉细弱。

辨证:瘀毒互结,脾肾阳虚。

治则:化瘀解毒,健脾温肾。

中成药: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参灵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龙鹤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汤药:以伟达14号方加减:附子10g,甘草5g,高丽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白芍15g,吴茱萸6g,小茴香10g,黄芪30g,补骨脂10g,升麻10g,附子6g,桑寄生15g,生龙牡各30g,山药10g,大枣6枚,生姜3片。

按语:黄芪、高丽参、白术、茯苓、山药健脾补气,吴茱萸、附子温阳,补骨脂、桑寄生补肾,升麻升举中气,生龙牡固摄、止血、安神。

在临床上,可以根据宫颈癌的出血、疼痛、带下三个主症,在上方基础上加减用药。

中医药治疗宫颈癌,确有一定疗效,特别是原位癌及早期病例,有的可以根治。但中、晚期病例,治疗效果尚不理想。如果配合手术、放疗及化疗,则可大大提高疗效。

1.中医药配合手术

单纯中医药治疗后,有些深部及颈管残存癌细胞,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从一些中药治疗后的手术切除标本中,可以进一步研究探讨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和作用。

2.中医药与放疗结合

医院用中药加深部放疗宫颈癌例,大部分为Ⅱ、Ⅲ期,中药以内服汤剂为主。5年相对生存率88.2%,5年治愈率81.2%。观察到放疗反应轻微。对内服、外敷中药3~6个月以上无效,改用放疗,同时合并中药的患者效果很好,无任何反应,可能与放疗前,及放疗同时用药有关。还看到少数病例,因故只接受常规放疗量的1/2或2/3剂量,而加上中药亦获得痊愈。说明中药可能有增敏作用。中、晚期宫颈癌一般认为以综合治疗或放疗效果较好。

3.中医药与化疗结合

在中医药治疗的同时,如病期较晚或瘤体较大,可以配合用化疗药物局部注射、静脉注射或动脉插管灌注,以提高疗效,及手术切除率。

出血者:灵芝益气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疼痛者:麝芷镇痛丸,每次1g,每日3次。

放疗者可配服地黄延年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例一杨某,女,39岁。年10月1日来诊。患者11年前诊断为子宫颈癌,并行切除术。近4个月来背脊、腰骨疼痛剧烈,医院骨扫描诊为:转移性骨癌,遂行化疗二次。药用CTXmg/d,口服,第1~4天;VCR1mg/次,静注,第1天;ADM50mg,静注,第1天;强的松60mg/d,口服,第1~4天。期间并服用其他抗癌药物,均未效,其症反增。现症:背脊、尾椎骨剧烈疼痛,双下肢麻木,行动不便,纳少,时常恶心呕吐,消瘦,二便尚可,寐差,舌质暗红苔少,脉数。触及腹股沟淋巴结处痛增,时赤带流出,其味腥臭。触及双侧乳房部感呼吸急促,头晕耳胀,双下肢麻木不仁。证为肾阴亏损,邪热内侵,气滞血瘀,阻滞脉络而致。治宜滋阴、祛邪、疏利、通脉。方药:①慈丹胶囊、扶正固本胶囊、痛立停胶囊,每日各4次,每次各5粒。癥消癀(癥痛康),每日3次,每次1g。各服1疗程(即1个月)。

二诊(同年10月29日):上药服尽,疼痛减轻,原来每日要服美菲康60mg,方可止痛,现已停用,余症同前。仍以上方药再进1疗程。另配:木瓜30g,忍冬藤30g,白芍30g,生地30g,威灵仙30g,石枣30g,桑枝30g,太子参30g,水煎口服,连服20天。

三诊(同年11月24日):药尽,诸症已大减,食量大增,睡香,舌脉同前。再以前方药续服1疗程。

四诊(年1月4日):上方又服1疗程,诸症若失,月经来讯,手已能写字,两手活动灵活,毫无疼痛,并能做洗衣等家务活。两腿有力,每日可以走m逛市场购物。人较以前胖,面色光润,精神转佳,重揉乳房、腋下、腹股沟无痛苦感。舌苔正常,脉象略滑。上方收效,再守方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年5月13日,来信说情况很好,故不再到福州来治疗。

例二朱某,女,67岁,干部。年8月由于阴道出血而就诊。经查,确诊为宫颈癌。后经放疗阴道流血已无,恢复尚可。近日又发现有少量粉红色黏液,经化验,分泌物中检出癌细胞。年6月28日,影像学检查:患者子宫体增大,肌壁内可见一3.1cm×2.4cm×1.6cm光团,宫颈前唇可见0.9cm×0.9cm强回声区。子宫左侧可见4.2cm×3.4cm囊性团,上下方分别可见0.7cm×0.7cm、1.0cm×0.5cm的液性暗区。遂于年7月1日求治于我院,症见:少腹胀痛,白带较多,色如米泔,气臭无比,胸闷纳差,尿黄便干,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滑数。临床诊断:宫颈癌放疗后复发转移。中医辨证:瘀毒互结,下焦湿热。治宜:化瘀解毒,清热利湿。予以:慈丹胶囊,60粒×10盒,5粒/次,4次/日,饭后服;龙鹤丹胶囊,60粒×10盒,5粒/次,4次/日,饭后服。汤剂:薏苡仁15g,苍白术各10g,土茯苓30g,赤芍10g,瞿麦15g,萹蓄10g,夏枯草30g,蒲公英15g,山栀10g,茜草15g,芡实10g,厚朴10g。7剂,1剂/日,水煎服。

二诊(年7月29日):患者服药后,分泌物减少,精神好,可干些适当的家务劳动,有时小腹及周围软组织、背部肌肉酸胀。成药同前,服法同上。汤剂调整为:党参10g,茯苓15g,白术10g,黄芪20g,补骨脂15g,桑寄生15g,川芎10g,杜仲10g,牛膝10g,续断10g,独活10g,鸡血藤15g。7剂,水煎服。

三诊(年9月9日):近日CT检查:子宫体左前方可见一圆形块影,大小约3.0cm×4.0cm边界清晰,子宫颈可见点状钙化影,与年6月28日相比,瘤体有所缩小,希望继续服药。用药同上,服法同前。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无不适症状,精神状态良好。复查B超,肿瘤大小同前,没有变化,未发现其他病灶。

按语:郑伟达教授幼承家学,又师承名师新中国中医药的奠基人,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吕炳奎(主任中医师),郑孙谋教授(全国五百老,主任中医师)等著名专家。(后又传承郑伟鸿副主任中医师,郑东海副主任中医师等弟子。)从医40多年,深得中医辨证论治之真谛,尊经不泥古,尚经方,时方而创新,励行实践,注重实用。主治肿瘤病及各种疑难疾病。内,外,妇,儿,眼,鼻,喉科。临床治疗方面,诊断确切。立法严谨,以法统方,喜用合方,方中有方,方方相扣,处方用药,灵活稳当,尤其擅于运用经方,不拘时方,验方均广为采用。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独具一格,疗效优异,治愈癌症和疑难病者不计其数。

主编:

郑伟达郑伟鸿郑东海

副主编:

郑东英郭凤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oua.com/nlhl/4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