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是将同种异体肾植入患者的体内,代替已丧失功能的病肾,也称同种异体肾移植。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无感染、高血压被控制、电解质平衡、有手术指征者、经配型合格的慢性肾衰患者,可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慢性肾衰竭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肾性肾衰是由肾脏本身病变引起,肾前性肾衰是由于严重脱水、失血、感染、外伤等原因引起的休克造成的急性肾衰竭导致的,肾后性肾衰是由于肿瘤、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尿路结石等原因导致尿路梗阻而引起的。
主要护理问题1.恐惧与不了解手术相关知识有关。
2.知识缺乏与缺少相关知识来源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保护性隔离,术后卧床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与应用免疫抑制剂有关。
5.潜在并发症:尿瘘与手术有关。
6.潜在并发症:出血与手术有关。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详细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冲突程度及对接受肾移植的心理准备,通过护理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鼓励患者接受现实。向患者讲解有关肾移植的相关知识及术后应注意的问题,以解除顾虑和恐惧,增强信心。
2.外科术前一般护理。
3.术前常规检查及配型术前查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淋巴细胞毒及PRA(抗群体反应性抗体)。
4.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充分有效的透析治疗可减轻氮质血症,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减少体内水钠潴留,控制高血压,改善心功能。规律透析时间一般在3个月以上,使机体处于较“理想”状态。术前24小时以内必须增加透析一次。
5.纠正贫血,增加免疫耐受力。以输血细胞或新鲜血为宜。陈旧血内钾离子含量高,易导致血钾过多,对肾衰患者尤要注意。
6.预防感染有感染灶者不可手术,必须完全清除。咽拭子培养和清洁中段尿培养为阴性者,方可手术。
7.配足术中用血,并急查血电解质,作为与术后对照的指标,观察疗效。
8.卫生宣教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向患者及家属做简短宣教。术后患者所住房间实行保护性隔离,谢绝家属探视及陪伴,患者由护士专人护理,防止感染。将呼叫器使用方法告诉患者,家属留好联系电话,取得理解与支持。
9.术前应口服免疫抑制剂。如术前晚口服吗替麦考酚酯mg,次日上手术前再口服吗替麦考酚酯mg,以减轻术后排异反应。
10.患者房间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三次,每次30~60分钟。
术后护理1.术后执行保护性隔离,设专人护理。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持续心电、血氧、血压监测,每小时测量1次,术后第2日血压平稳,改为4小时测量1次。
3.尿液的观察
(1)多尿期的护理:肾移植术后常有3~5天的多尿期,尿量最多者可达ml/d,将尿管接一次性精密储尿器,测量每小时尿量。严密观察出入量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及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遵循“量出为入”的原则,24小时出入总量差额不超过1ml。
(2)少尿与无尿护理:当尿量小于30ml/h时,通知医师给予必要的处理,少尿的原因可能为低血压、移植肾血流灌注不良、肾后性梗阻、急性肾衰、急性排斥、尿外渗等。
(3)尿的颜色及比重:术后最初3日内可有轻度的血尿,属正常现象,但要保持尿管通畅,适当减少翻身活动及移植肾侧屈腿次数。尿比重与尿量成反比,与尿中固定成分成正比。
(4)严密观察病情:为预测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排斥反应,严密观察病情尤为重要,常见的排斥症状及体征有:体温突然升高至38.5℃以上(但要除外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并多发生在凌晨4~5时;移植肾区胀痛,尿量显著减少,体重增加,血压升高,检查发现移植肾明显肿大,个别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精神恍惚、过激行为、自行拔引流管等。以上症状同时出现或仅出现若干项。对任何一项症状的出现,护理人员都应及时与医师取得联系,以便对排斥反应早做诊断。
4.应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注意事项免疫抑制剂可预防和减少排斥反应的发生,提高移植肾存活率,但应掌握药物的副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如舒莱(巴利西单克隆抗体)等,用药过程中,应注意用药前半小时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滴入,舒莱加入0.9%生理盐水ml中慢滴,半小时之内输完。
5.各种管道的护理术后常留置肾上极、肾下极引流管各一根及尿管,分别妥善固定,保持通畅,注意引流液颜色、量。如引流量突然增加,颜色呈尿色,提示有尿瘘发生的可能,应保持充分引流。
6.预防感染患者因应用免疫抑制剂,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需积极防治。用紫外线等定时消毒室内空气,每日3次,保持温度、湿度适宜;口腔护理,应用复方硼酸溶液漱口,饭前、饭后均要漱口。已进食者,鼓励患者生食大蒜,起到杀菌作用。如有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炎,可使用1%过氧化氢溶液漱口。对病毒引起的疱疹,可口服阿昔洛韦~mg,每日3次;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帮助按压伤口,鼓励患者咳痰,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雾化器需专人专用,预防交叉感染;女患者会阴冲洗,用聚维酮碘棉球擦拭男患者尿道,每日2次,保持局部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严格记录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更换尿袋或放尿液时应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统感染。肾移植患者皮肤干燥,脱屑,每日清洁皮肤2次,勤换衣裤,保持床单平整,清洁,防止皮肤破溃。观察伤口敷料,如有渗血、渗液,通知医师,及时更换,保持干燥,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7.饮食护理术后肠蠕动恢复后,可进流食,逐步改为半流食、普食。移植肾功能恢复,血肌酐正常后,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低脂饮食。尿量多时,可不限制盐的摄人。
8.保持大便通畅观察患者排便情况,如术后3日未解大便,应给予少量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腹压增高,造成移植肾血管破裂。
9.动静脉外瘘的护理动静脉外瘘可作为移植肾未完全恢复功能前挽救生命的一条途径。因此即使行肾移植术,仍应完好保留动静脉外瘘,禁止在此肢体测血压,抽血及输血,可做布套加以保护,但松紧适中。
健康指导1.观察排异反应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引起重视,取得合作,术后3个月以内以轻度劳动为宜,终生不可负重。
2.自我监测血压、尿量、体重。
3.预防感染因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抵抗力相对低,建议不去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小伤口及时处理。感冒及时治疗,防止发生肺部感染。
4.用药指导对于骨移植患者来说,抗排异药应终身服用。抗排异药应定时、定量服用,不得漏服。慎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应遵医嘱服用。应用免疫抑制药物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防止药物中毒。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禁烟、禁酒,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6.定期复查,监测移植肾功能。早期发现排异征兆,早期治疗。
(作者:医院护理部)
白癫疯那里治能治好吗白淀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