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或长按识别 一、特异性外阴炎由一般化脓性细菌引起的外阴炎称为非特异性外阴炎,多为混合型细菌感染,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厌氧菌等。临床上分为单纯性外阴炎、毛囊炎、外阴脓疱病、外阴疖病、蜂窝组织炎及汗腺炎等。 (一)单纯性外阴炎 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当官颈或阴道炎症时,阴道分泌物流出刺激外阴可致外阴炎;经常受到经血、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刺激,如不注意保持外阴皮肤清洁容易引起外阴炎,其次糖尿病患者尿糖刺激、粪瘘患者粪便刺激,以及尿瘘患者尿液长期浸渍,也易导致外阴炎。此外,不透气的尼龙内裤、经期使用卫生巾导致局部透气性差,局部潮湿,均可引起。 炎症多发生在小阴唇内、外侧或大阴唇甚至整个外阴部。急性期主要表现外阴皮肤黏膜瘙痒、疼痛、烧灼感,在活动、性交、排尿、排便时加重。妇科检查可见外阴充血、肿胀、糜烂,常见抓痕,严重者可形成溃疡或湿疹。慢性炎症可使皮肤增厚、粗糙、皲裂,甚至苔藓样变。 治疗原则为:保持外阴局部清洁、干燥;局部可使用抗生素;重视消除病因。
1.急性期避免性交,停用引起外阴皮肤刺激的药物,保持外阴清洁、干燥。2.局部治疗:可应用0.1%聚维酮碘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坐浴后局部涂抗生素软膏或紫草油。也可选用中药水煎熏洗外阴部,每日1~2次。3.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官颈炎、阴道炎。如发现糖尿病、尿瘘、粪瘘应及时治疗。……
长按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