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尿瘘症状
尿瘘表现
尿瘘护理
尿瘘修补
尿瘘治疗
尿瘘用药

女性生殖系统第十一章异常分娩讲义

重点掌握   影响分娩的主要因素:   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第一节 产力异常

  (一)分类   产力是分娩的动力,以子宫收缩力为主,贯穿于分娩全过程。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改变,称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二)临床特点和诊断   (1)协调性宫缩乏力:特点是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但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钟。当宫缩高峰时,宫体隆起手指压宫底部肌壁出现凹陷,多属继发性宫缩乏力,临产早期宫缩正常,于第一产程活跃期后期或第二产程时宫缩减弱,对胎儿影响不大。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多见于初产妇,特点是宫缩极性倒置,宫缩兴奋点来自子宫下段一处或多处冲动,子宫收缩波由下向上扩散,收缩波小而不规律,频率高,节律不协调;宫腔内压力达20mmHg,子宫下段强于宫底部,宫缩间歇期子宫壁不完全松弛,这种宫缩不能使宫口如期扩张,不能使胎先露部如期下降,属无效宫缩。多属原发性宫缩乏力。多有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产妇自觉下腹部持续疼痛、拒按,烦躁不安,严重者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肠胀气、尿潴留;胎儿一胎盘循环障碍,出现胎儿宫内窘迫。产科检查:下腹部有压痛,胎位触不清,胎心不规律,宫口扩张早期缓慢或停滞,胎先露部下降延缓或停滞,潜伏期延长。   (3)产程曲线异常:宫缩乏力导致产程曲线异常,有   1)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称潜伏期。初产妇约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延长:从宫口扩张3cm开始至宫口开全称活跃期。初产妇约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若超过8小时,称活跃期延长。   3)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   4)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   5)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   6)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1.0cm/h,经产妇<2.0cm/h。   7)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晚期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1小时以上。   8)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      (三)子宫收缩乏力对母儿的影响   1.对产妇的影响产程长,产妇体力消耗、疲乏无力、肠胀气、排尿困难等,严重时引起脱水、酸中毒、低钾血症,均影响子宫收缩。第二产程延长,膀胱受压形成尿瘘,也容易引起产后出血。   2.对胎儿的影响协调性宫缩乏力使产程延长,手术产率高,胎儿产伤增多;不协调性宫缩乏力不能使子宫壁完全放松,容易发生胎儿窘迫。胎膜早破易造成脐带受压或脱垂,发生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   (四)子宫收缩乏力的预防与处理   1.预防应对孕妇进行产前教育,进入产程后重视解除产妇不必要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使孕妇了解分娩是生理过程,增强其对分娩的信心。分娩前鼓励多进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避免过多使用镇静药物,注意检查有无头盆不称等,均是预防宫缩乏力的有效措施。   2.处理   (1)协调性宫缩乏力:   A.发现头盆不称,应及时行剖宫产术;   B.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   1)第一产程:加强宫缩措施有:   ①排尿与排便   ②人工破膜(适用于宫口扩张≥3cm、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   ③缩宫素静脉滴注(适用于协调性宫缩乏力、宫口扩张3cm、胎心良好、胎位正常、头盆相称者)。应有专人观察产程进展,监测宫缩、听胎心率及测量血压。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听胎心率有变化,应立即停滴缩宫素。发现血压升高,应减慢滴注速度。   ④地西泮静脉推注(适用于宫口扩张缓慢、有宫颈水肿者);   地西泮静脉推注:地西泮能使宫颈平滑肌松弛,软化宫颈,促进宫口扩张,适用于宫口扩张缓慢及宫颈水肿时。常用剂量为10mg,间隔4~6小时可重复应用,与缩宫素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经上述处理,若产程仍无进展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时,应及时行剖宫产术。   2)第二产程:出现宫缩乏力时,也应缩宫素静脉滴注加强宫缩。   ①若胎头双顶径已通过坐骨棘平面=S+3,   a:等待自然分娩;也应缩宫素静脉滴注加强宫缩   b:若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或产时已到就阴道助娩;   ②胎头未衔接,胎头双顶径未通过坐骨棘平面=S<3,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术。   产钳术      3)第三产程:为预防产后出血,当胎儿前肩娩出时,静脉推注麦角新碱0.2mg或静脉推注缩宫素10U,并同时缩宫素10~20U静脉滴注,使宫缩增强。   发生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时的一般处理不包括   A.补充能量   B.排空膀胱   C.预防感染   D.静推地西泮   E.纠正酸中毒

  『正确答案』C

  估计4小时内不能分娩的可以用哌替啶;   估计2小时内不能分娩的可以用地西泮;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处理原则是:①调节宫缩,恢复其极性,给予哌替啶mg、吗啡10~15mg肌注或地西泮10mg静脉推注,醒后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宫缩。②严禁应用缩宫素。经上述处理,不协调性宫缩乏力未能得到纠正,③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或头盆不称,均应行剖宫产术。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的恰当处理应是( )   A.针刺合谷.三阴交穴位   B.温肥皂水灌肠   C.肌注哌替啶   D.人工破膜   E.静脉滴注缩宫素

  『正确答案』C

  初产妇第一产程潜伏期延长是指潜伏期超过( )   A.8小时   B.10小时   C.12小时   D.14小时   E.16小时

  『正确答案』E

  27岁初产妇,妊娠39周,规律宫缩6小时,枕左前位,估计胎儿体重g,胎心次/分。阴道检查:宫口开大3cm,未破膜,S=+1,骨盆外测量未见异常。   1.此时恰当处理应是( )   A.抑制宫缩,使其维持至妊娠40周   B.等待自然分娩   C.人工破膜加速产程进展   D.静脉滴注缩宫素   E.行剖宫产术

  『正确答案』B

  2.若此后宫缩逐渐减弱,产程已18小时,胎膜已破,宫口开大8cm,此时恰当处理应是()   A.静注地西泮   B.静脉滴注缩宫素   C.肌内注射缩宫素   D.静脉注射麦角新碱   E.立即行剖宫产术

  『正确答案』B

  初产妇,23岁,妊娠39周,HP/80mmHg,枕右前位,估计胎儿体重g,临产后10小时,宫缩逐渐减弱,胎膜已破,宫口开大7cm,胎头+2,胎心次/分,此时恰当的处理措施是   A.静脉滴注缩宫素   B.静脉注射麦角新碱   C.立即行剖宫产术   D.静脉注射地西泮   E.肌内注射缩宫素

  『正确答案』A

  初产妇,28岁。妊娠40周,临产10小时。枕右前位,胎心次/分,胎心电子监测频繁出现晚期减速。立即行产钳术的指征是   A.先露+1,宫口开全,骨盆无异常,矢状缝与中骨盆前后径一致,触及前卤   B.先露+2,宫口开全,骨盆内测量无异常   C.先露+4,宫口开全   D.先露+2,宫口开全,骶骨凹度差,尾骨固定上翘   E.先露+2,宫口开大8cm,骨盆内测量无异常

  『正确答案』C

  (五)子宫收缩过强的分类、诊断、处理   1.子宫收缩过强的分类   分为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和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又分为①无阻力时的急产和②有阻力时的病理缩复环。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又分为①全部子宫肌收缩的强直性子宫收缩和②局部子宫肌收缩的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2.子宫收缩过强的诊断   (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1)急产: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产道无阻力,宫口迅速开全,宫口扩张速度>5cm/h(初产妇)或10cm/h(经产妇),总产程<3小时结束分娩。   2)病理缩复环:伴头盆不称、胎位异常或瘢痕子宫。出现病理缩复环甚或子宫破裂。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1)强直性子宫收缩:几乎均由外界因素异常造成。子宫强力收缩,宫缩间歇期短或无间歇。产妇烦躁不安,持续性腹痛,拒按。胎位触不清,胎心听不清。有时可出现病理缩复环、肉眼血尿等先兆子宫破裂征象。   2)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子宫壁局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的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产妇持续性腹痛,烦躁不安,宫颈扩张缓慢,胎先露部下降停滞,胎心时快时慢。阴道检查在宫腔内触及不随宫缩上升的较硬无弹性的狭窄环。   3.子宫收缩过强的处理   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有急产史的孕妇,在预产期前1~2周应提前住院待产。临产后不应灌肠。提前做好接产及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准备。胎儿娩出时,勿使产妇向下屏气。产后仔细检查宫颈、阴道、外阴,有撕裂应及时缝合。未消毒接产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强直性子宫收缩应及时给予宫缩抑制剂,仍不能缓解强直性宫缩,应行剖宫产术。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应停止阴道内操作及停用缩宫素,给予镇静剂。狭窄环仍不能缓解,宫口未开全,胎先露部高,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均应立即剖宫产。

第二节 产道异常

  产道异常包括骨产道异常及软产道异常,以骨产道异常多见,产道异常使胎儿娩出受阻。骨盆径线过短或形态异常,使骨盆腔小于胎先露可通过限度,阻碍胎先露下降,影响产程进展,称狭窄骨盆。   产道异常   (一)狭窄骨盆的分类、诊断、对母儿影响及处理   1.狭窄骨盆的分类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骶耻外径18cm,入口前后径10cm,包括单纯扁平骨盆和佝偻病性扁平骨盆。   (2)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结节间径7.5cm,包括漏斗骨盆和横径狭窄骨盆。   (3)骨盆三个平面狭窄:骨盆外形属女型骨盆,骨盆入口、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均狭窄,每个平面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cm或更多,称均小骨盆,多见于身材矮小、体型匀称的妇女。   (4)畸形骨盆骨盆失去正常形态,包括骨软化症骨盆和偏斜骨盆。   2.狭窄骨盆的诊断   (1)估计头盆关系:已临产胎头仍未入盆,应检查头盆是否相称。检查者将手放在耻骨联合上方,将浮动的胎头向骨盆腔方向推压。若胎头低于耻骨联合平面,表示胎头可以入盆,头盆相称,称胎头跨耻征阴性;若胎头与耻骨联合在同一平面,表示可疑头盆不称,称胎头跨耻征可疑阳性;若胎头高于耻骨联合平面,表示头盆明显不称,称胎头跨耻征阳性。   (2)骨盆测量:   ①骨盆外测量:骶耻外径18cm为扁平骨盆。坐骨结节间径8cm,耻骨弓角度90°,为漏斗型骨盆。   ②骨盆内测量:   对角径11.5cm属扁平骨盆。   坐骨棘间径10cm属中骨盆平面狭窄。   坐骨结节间径8cm,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属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3.狭窄骨盆对母儿影响   (1)对产妇的影响:①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影响胎先露衔接,易发生胎位异常,引起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延长或停滞。②中骨盆平面狭窄影响胎头内旋转,易发生持续性枕横(后)位。胎头长时间嵌顿于产道内,于产后形成生殖道瘘;胎膜早破及手术助产增加感染机会。严重梗阻性难产不及时处理,可致子宫破裂。   (2)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头盆不称易发生胎膜早破、脐带脱垂,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儿死亡;产程延长,胎头受压,易发生颅内出血;产道狭窄,手术助产机会增多,易发生新生儿产伤及感染。   4.狭窄骨盆分娩时处理   原则是明确狭窄骨盆类别和程度,了解胎位、胎儿大小、胎心率、宫缩强弱、宫口扩张程度、胎先露下降程度、破膜与否,结合年龄、产次、既往分娩史进行综合判断,决定分娩方式。   (1)一般处理;安慰产妇,保证营养及水分的摄入,必要时补液。监测宫缩强弱,勤听胎心及检查胎先露部下降及宫口扩张程度。   (2)骨盆入口平面狭窄的处理   1)明显头盆不称:骶耻外径≤16cm,骨盆入口前后径≤8.Ocm,足月活胎不能入盆,应在临产后行剖宫产。   2)轻度头盆不称:骶耻外径16.5~17.5cm,骨盆入口前后径8.5~9.5cm,足月活胎体重g,胎心率及产力正常,应试产。胎膜未破者在宫口扩张3cm时行人工破膜。破膜后宫缩较强,产程进展顺利,多能经阴道分娩。试产2~4小时,胎头仍不能入盆,或伴有胎儿窘迫征象,应及时剖宫产。胎膜已破,为减少感染应适当缩短试产时间。   (3)中骨盆及骨盆出口平面狭窄的处理   1)中骨盆平面狭窄:胎头俯屈及内旋转受阻,易发生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若宫口开全,①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水平或更低(S≥3),可经阴道助产。②若胎头双顶径未达坐骨棘水平(S<3),或出现胎儿窘迫征象,应剖宫产。   2)骨盆出口平面狭窄:不应进行试产。①出口横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时,多能经阴道分娩。②两者之和15cm,足月胎儿不能经阴道分娩,应行剖宫产。   (4)骨盆三个平面狭窄的处理:   主要是均小骨盆。估计胎儿不大,胎位正常,头盆相称,宫缩好,可以试产。胎儿较大,明显头盆不称,胎儿不能通过产道,应尽早剖宫产。   (5)畸形骨盆的处理:   畸形严重,明显头盆不称者,应及早剖宫产。

第三节 胎位异常

  (一)临床分类   胎位异常包括胎头位置异常、臀先露及肩先露,是造成难产常见的因素。   (二)持续性枕后(横)位的诊断、处理   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横)位衔接。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侧)方,致使分娩困难,称持续性枕后(横)位。   1.诊断   (1)临床表现:临产后胎头衔接较晚,常导致协调性宫缩乏力及宫口扩张缓慢。枕骨持续位于骨盆后方压迫直肠,出现肛门坠胀及排便感,宫口尚未开全,过早使用腹压,易导致宫颈前唇水肿和产妇疲劳,影响产程进展。当阴道口见到胎发,历经多次宫缩屏气不见胎头继续下降时,应想到可能是持续性枕后位。   (2)腹部检查:宫底触及胎臀,胎背偏向母体后(侧)方,在对侧触及胎儿肢体。胎心在脐下一侧偏外方听得最响亮。   (3)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枕后位时肛查盆腔后部空虚。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斜径上,后囟(枕部)在骨盆左后方为枕左后位,反之为枕右后位。查明胎头矢状缝位于骨盆横径上,后囟在骨盆左侧方为枕左横位,反之为枕右横位。耳廓朝向骨盆后方,诊断为枕后位;耳廓朝向骨盆侧方,诊断为枕横位。   (4)B型超声检查:根据胎头眼眶及枕部位置,能准确探清胎头位置。   2.处理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在骨盆无异常、胎儿不大时,可以试产。   (1)第一产程:产程长,应保证产妇充分营养与休息。让产妇向胎腹方向侧卧,以利胎头枕部转向前方。宫缩欠佳应尽早静脉滴注缩宫素。宫口开全之前,嘱产妇不要过早屏气用力。试产过程中出现胎儿窘迫征象,或产程无进展时,应剖宫产。   (2)第二产程:初产妇已近2小时,经产妇已近1小时,应行阴道检查。①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平面或更低(S≥3),徒手将胎头枕部转向前方,或自然分娩,或阴道助产(低位产钳术或胎头吸引术)。②胎头位置较高疑有头盆不称,需行剖宫产。   (3)第三产程:产程延长易发生产后出血。有软产道裂伤应及时修补。产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三)臀先露的分类、诊断、处理   1.分类根据胎儿两下肢所取的姿势分类。   (1)单臀先露或腿直臀先露胎儿双髋关节屈曲,双膝关节直伸,先露臀部。最多见。   (2)完全臀先露或混合臀先露胎儿双髋关节及双膝关节均屈曲,有如盘膝坐,先露臀部和双足。较多见。   (3)不完全臀先露以一足或双足、一膝或双膝、一足一膝为先露。较少见。      2.诊断   (1)临床表现:胎臀不能紧贴宫颈,常导致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   (2)腹部检查:子宫呈纵椭圆形,宫底触到圆而硬、按压有浮球感的胎头;耻骨联合上方触到不规则、软而宽的胎臀,胎心在脐左(或右)上方听得最清楚。   (3)阴道检查:触及软而不规则的胎臀或触到胎足、胎膝。了解宫口扩张程度及有无脐带脱垂。若胎膜已破能直接触到胎臀、外生殖器及肛门。手指放入肛门内有环状括约肌收缩感,取出手指有胎粪。   (4)B型超声检查:能准确探清臀先露类型以及胎儿大小、胎头姿势。   2)决定经阴道分娩的处理   第一产程:应侧卧,不宜站立走动。少做肛查,不灌肠,避免胎膜破裂。一旦破膜立即听胎心。若胎心变慢或变快,应行阴道检查,了解有无脐带脱垂。若有脐带脱垂,胎心尚好,宫口未开全,立即剖宫产。若无脐带脱垂,严密观察胎心及产程进展。为使宫颈和阴道充分扩张,消毒外阴之后,用“堵”外阴法。宫缩时用无菌巾以手掌堵住阴道口,让胎臀下降,待宫口及阴道充分扩张后才让胎臀娩出。   第二产程:导尿排空膀胱。初产妇应做会阴侧切术。有3种分娩方式:①自然分娩:胎儿娩出不做任何牵拉。极少见。②臀位助产:当胎臀自然娩出至脐部后,胎肩及后出胎头由接产者协助娩出。脐部娩出后,应在2~3分钟娩出胎头,最长不能超过8分钟。后出胎头娩出用单叶产钳效果佳。③臀牵引术:胎儿全部由接产者牵拉娩出,对胎儿损伤大应禁止使用。   第三产程:产程延长易并发子宫乏力性出血。胎盘娩出后,肌注缩宫素或麦角新碱防止产后出血。行手术操作及软产道损伤应及时缝合,并给抗生素预防感染。   (四)肩先露的诊断、处理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相垂直,胎体横卧于骨盆入口之上,先露为肩,称肩先露。是对母儿最不利的胎位。除死胎及早产儿胎体可折叠娩出外,足月活胎不能经阴道娩出。   1.诊断   (1)临床表现:胎肩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易发生宫缩乏力;胎肩对宫颈压力不均,容易发生胎膜早破。破膜后羊水外流,胎儿上肢或脐带容易脱出,导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随宫缩加强,胎肩及胸廓一部分被挤入盆腔内,胎体折叠弯曲,胎颈拉长,上肢脱出于阴道口外,胎头和胎臀仍被阻于骨盆入口上方,形成嵌顿性肩先露。宫缩继续增强。子宫上段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被动扩张越来越薄,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悬殊,形成环状凹陷,并随宫缩逐渐升高,可高达脐上,形成病理缩复环,是子宫破裂先兆,若不及时处理,将发生子宫破裂。   (2)腹部检查:子宫呈横椭圆形,子宫横径宽。宫底部及耻骨联合上方空虚,在母体腹部一侧触到胎头,另侧触到胎臀。肩前位时,胎背朝向母体腹壁,触之宽大平坦;肩后位时,胎儿肢体朝向母体腹壁,触及不规则小肢体。胎心在脐周两侧最清楚。   (3)肛门检查或阴道检查:胎膜未破者,肛查不易触及胎先露部。胎膜已破、宫口已扩张者,阴道检查可触到肩胛骨或肩峰、锁骨、肋骨及腋窝。腋窝尖端指向胎儿肩部及头端,据此决定胎头在母体左(右)侧。肩胛骨朝向母体前(后)方决定肩前(后)位。胎头在母体右侧,肩胛骨朝向后方,为肩右后位。胎手脱出于阴道口外,用握手法鉴别是胎儿左手或右手,检查者只能与胎儿同侧手相握。例如肩右前位时左手脱出,检查者用左手与胎儿左手相握,余类推。   (4)B型超声检查:能准确探清肩先露具体胎位。   2.处理   (1)妊娠期处理:妊娠后期发现肩先露应及时矫正。可采用胸膝卧位、激光照射至阴穴。上述矫正方法无效,试行外转胎位术。外转胎位术失败,应提前住院决定分娩方式。   (2)分娩期处理:根据胎产次、胎儿大小、胎儿是否存活、宫口扩张程度、胎膜是否破裂、有无并发症等,决定分娩方式。   1)足月活胎,伴产科指征(如狭窄骨盆、前置胎盘、有难产史等):临产前剖宫产。   2)初产妇、足月活胎:应剖宫产。   3)经产妇、足月活胎:剖宫产。宫口5cm,破膜不久,羊水未流尽,乙醚深麻醉下行内转胎位术,转成臀先露,待宫口开全助产娩出。   4)双胎妊娠、足月活胎、第二胎儿肩先露:行内转胎位术。   5)出现先兆子宫破裂或子宫破裂征象,无论胎儿死活,均应立即剖宫产:术中发现宫腔感染严重,应将子宫一并切除。   6)胎儿已死,无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宫口近开全,在全麻下行断头术或碎胎术:术后应常规检查子宫下段、宫颈及阴道有无裂伤。有裂伤应及时缝合。预防产后出血,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第四节 异常分娩的诊治要点

  (一)诊断要点   多数异常分娩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必须仔细观察产程,绘制产程图,结合病史、查体、综合分析,才能及时发现下列异常情况。①产妇出现全身衰竭症状;②胎头下降受阻;③宫颈口扩张延缓或停滞;④子宫收缩力异常;⑤胎膜早破;⑥胎儿窘迫。   (二)处理要点   1.一般处理解除产妇恐惧与精神紧张,补充足够营养,鼓励进食,必要时给予10%葡萄糖液、维生素C和补充电解质。可给予温肥皂水灌肠清除粪便,出现尿潴留时应予以导尿。   2.产科处理遇先兆子宫破裂、骨盆明显狭窄或明显畸形、肩先露、颏后位、高直后位、前不均倾位、初产妇混合臀位或足位、臀位伴有骨盆狭窄、巨大胎儿、联体胎儿等,均应考虑剖宫产。遇轻度头盆不称,特别是骨盆入口临界性狭窄,应结合产力、胎位及胎儿大小,充分试产。中骨盆及出口平面的头盆不称及有妊娠并发症,试产应慎重。试产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4小时。在试产过程中,必须检查胎心率。   胎心率变快、转慢或不规律,出现频繁重度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胎心变异减小,均是胎儿窘迫的表现,对症处理,胎心仍不见好转,宫口已开全,经阴道助产,估计短时间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剖宫产。   例题:   拟静脉滴注缩宫素增强子宫收缩,在5%葡萄糖液ml中应加入缩宫素   A.1.25U   B.2.5U   C.5U   D.10U   E.20U

  『正确答案』B

  胎膜早破对母儿的影响不包括   A.宫内感染   B.诱发早产   C.影响产程进展   D.增加产褥感染机会   E.容易发生脐带脱垂

  『正确答案』C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较好
甲氧沙林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ushizz.com/nlxb/90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