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常常抱怨:明明非常积极地配合治疗了,医院和各位专家也都一个没落,为什么尿蛋白就是无法转阴呢?
尿蛋白为什么难以消除?
尿蛋白为什么难以消除?蛋白质之所以会漏到尿液当中,通常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或肾小管受损。
肾细胞的坏死是不可逆的,除了提高机体自我修复能力之外,没有其他办法。
我们常见的“治疗效果”,只不过是由于抑制住炎症反应之后,剩余的肾细胞重新开始正常工作而已。
因此,所谓的“尿蛋白难以消除”,只不过是由于治疗得太晚,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过于严重,已经无力阻止蛋白质漏出了。
积极治疗VS过度治疗
积极治疗VS过度治疗有患者表示委屈:怎么会治疗“太晚”?我可是积极治疗,跑过医院,见过多位专家……
确实,有些患者从刚刚发现肾病的时候,医院治疗,无论激素还是环磷酰胺通通来者不拒,甚至各种民间偏方,也愿意尝试一下。
这么努力,为什么没有效果呢?
事实上,不少非常努力治疗的患者,不仅没有疗效,反而病情越来越重。
原因是,肾病治疗很容易陷入“过度治疗”的坑。
肾病应该治疗到什么程度?
肾病应该治疗到什么程度?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看看“治疗”本身到底是为了什么?
医生们的共识是:治疗是为了不让疾病过多地打扰生活。
大家知道,受医疗水平的限制,目前的临床治疗只是在抑制症状而已,对疾病本身并没有太大帮助。比如感冒,我们可以降低低温、可以消除咳嗽、可以缓解头疼,但感冒病毒还要依靠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消灭。
因此,指望通过治疗将疾病消灭是不可能的,只能暂时控制。
那么,肾病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呢?
简单来说,就是让各种症状趋于平稳,并且在一段时间之内不会出现突然爆发的可能。再具体一些,就是尿蛋白定量不超过1.5g/24h,或者血浆白蛋白大于30g/l,或者血压、肌酐、心率等控制在各自的安全线之内。
至于“尿蛋白转阴”、“肌酐完全恢复正常”等治疗目标,能实现当然最好,但若是以破坏机体免疫力甚至倾家荡产为代价,就得不偿失了。